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楼塔楼氏祠堂
详细介绍
来源:宗祠网 作者:程琳

祠堂位置:

楼塔楼氏祠堂即楼英祠堂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楼家塔村下祠弄18号。

建筑信息:

楼英祠堂,原名务本堂,又称下祠堂,是仙岩楼氏东派的祖庙。

该祠堂原建于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重建于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今存之祠堂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民国二十八年1939)曾遭日军轰炸,第一进看楼被毁。附年5月,当地楼氏裔孙集资修缮,并改名“楼英纪念堂”,以纪念明代医学家楼英。2004年7月被杭州市园文局公布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楼英祠堂,现作为村老年活动室。

楼英祠堂坐南朝北,建筑占地面积 602.3平方米。硬山顶,盖阴阳小青瓦。前后三进第一进为门厅,面阔5间14.8米,进深7米。第二进为中厅,面阔3间,进深11.4米,五架五步梁。第三进为后厅,面阔3间,进深10.8米,明靠后墙,有宽3.1米,高1.22米的暖阁,内供楼英座像。后厅东山墙原有民国十七年捐田附祭碑一通,己元。楼英相军保存状况较好,布局完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迁徙分布:

该部分信息待上传。

家族典故:

该部分信息待上传。

楼塔民间传说:有一回楼英出诊,路遇一送丧队伍,棺材竟在滴血。楼英察看血迹,知棺中之人尚可救治,要其家人开棺救人。原来棺中乃一孕妇,因难产而死。楼英用银针扎其胸口,胎儿顺利产下,孕妇也死而复生。此后,民间称楼英为“神仙太公”。

“神仙太公”的声名传到了京城。明洪武年间,马皇后久病不愈,太祖朱元璋诏楼英进京。楼英赴京,一则高兴,二则担心。高兴的理由谁都知道,不用多说。担心什么?堂堂大明朝,太医院多少太医?瞧不好病?还让一个乡下郎中来瞧?

进了宫,望闻问切一番,楼英悬着的心放下了:马皇后不过因贪吃伤了脾胃,气血壅堵而致,用大黄、莱服子之类普通的药便可解患。不过,如此小恙,为何太医们束手无策?原来皇后贵为凤体,太医们不敢用俗药、贱药,只用人参、灵芝之类贵重药品,如此这般,此病自然久治不愈。楼英思虑再三,拟定一计:以三钱莱服子做药,以皇上身佩之玉为引。如此,既下了对症之药,亦不堕药之身价,轻易便治愈了马皇后。治愈了皇后,皇上一高兴,欲宣楼英进太医院。伴君如伴虎,楼英深知为皇帝老儿瞧病的难处,更不愿在太医院里与众太医勾心斗角,所以坚决推辞。总算皇上心情好,赏了个衣锦还乡。

碑上亦记录此事,但其间细节,不可考证。

楼英衣锦还乡之后,带回两样东西:一是荣耀,二是细十番。

原来楼英进京,虽没抱个官衔回来,却也收获不小,一是趁机饱览了太医院珍藏的医学典籍,为之后撰写《医学纲目》(此医典历时三十五载而成,洋洋十部四十卷,比李时珍《本草纲目》早二百多年,李时珍撰《本草纲目》时,有多处摘引)搜集了不少素材;二来享受了宫廷内侍的高级待遇,有幸多次聆听细十番乐曲。

这细十番源自唐宋曲牌,曲调高雅清丽,原是宫廷乐曲,供宫廷内侍享用。楼英本就对音律十分喜好,这回在宫廷内听“细十番”,欣喜若狂,竟然过耳不忘。1377年,回到楼塔,楼英一边问诊、著医书,一边茶余饭后,以琴会友,力邀文人雅士,聚在家中,演习丝竹管弦之法,传习细十番的各种古典套曲。

名人事迹:

该部分信息待上传。

楼英(1332-1401年),字全善,号全斋。楼英祠堂前竖有一碑,据碑文介绍,楼英出身儒医世家,家学渊源,此公自幼聪明,对仕途没什么兴趣,只对医学、音律着迷,当然医学是正业,谋生之路,济世之道,音律只为修身养性。医术高明。楼塔细十番是我国十番乐中的重要一支,自明代御医楼英从宫廷带来故里,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联系人信息、电话:

该部分信息待上传。

宗亲活动:

该部分信息待上传。

宗祠为您提供最新姓氏宗祠新闻,宗祠祭祀文化,祠堂鉴赏图片,姓氏文化,百家姓起源等资讯内容,并提供全国各姓氏祠堂,姓氏起源搜索服务,让您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姓氏,宗族祠堂文化以及祭祖祭祀文化的传承!

 

姓氏: 贺楼
贺楼氏(贺娄氏)复姓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姓氏群体,源出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后演变为库莫奚族,绝大部分族人最终融入汉族,冠汉姓为楼氏、娄氏、贺氏,分别融入相应的姓氏大家庭,贺楼氏(贺娄氏)复姓不再,但其有一共同特点,即不论是楼氏、娄氏、还是贺氏,族人多以洛阳、商州、东阳为郡望。

热门资讯

    暂无热门资讯,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