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曾臻

岐姓,是未被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读音作qí(ㄑㄧˊ)

岐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族人多以北地、庆城为郡望。

今甘肃省的兰州市、庆阳市镇原县,山西省的运城市临猗县,山东省的济南市、青岛市,河南省的平顶山市叶县,安徽省的淮南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北京市等地,均有岐氏族人分布。

得姓始祖岐伯、姬昌(周文王)、祁奚、爱新觉罗·岐元。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时期负责医务的臣子岐伯,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岐伯,是远古黄帝公孙朂(轩辕氏,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2697~前2598年在位)属下的臣子,他精通医学、乐理,为中华医学的鼻祖之一。

如今,世人皆称中医学为“岐黄之术”——岐者,即指岐伯;黄者,即指黄帝,中医取二者名字的首字,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岐伯当属首要地位,亦称“岐黄之道”。

黄帝是帝王,岐伯不过是个主管医务的臣子,那么,人们又怎么会把他们连在一起,并且用他们二人的联名以代称中医学呢?这是因为,黄帝与歧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著作了医书《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华医学、医籍之先河。

在《黄帝内经》这部古老的医学著作中,对人体的脉理、经络、解剖、针灸、以及中草药方剂等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黄帝内经》奠基了中医学的基础,其流传后世,被医学界奉为经典,千百年来使民众受益匪浅。

关于岐伯,东汉时期的史学家班固(字孟坚,公元32~公元92 )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日奄昧,故论其书以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班固还记载了《黄帝歧伯·按摩》十卷,这说明黄帝与歧伯二人在医学方面的合作是十分密切的,范围是广泛的。

晋朝时期的大学者皇甫谧(字士安,公元215282)在《帝王世纪》记述中说:“岐伯,黄帝臣也,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著医药、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黄帝创制于九经,岐伯剖腹以蠲肠,扁鹊造虢而尸起,文挚徇命于齐王,医和显术于秦晋,仓公发秘于汉皇,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徒恨生不逢乎。”他还在所撰著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序》中称:“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度,而针道生焉。”

南北朝的南齐医学家褚澄(字征,公元426~?年待考)在医论著作《褚氏遗书》中说得更为明白:“素问者,黄帝与歧伯、鬼臾区、伯高、少师、雷公六臣平素问答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是也。此书出于岐伯者多,玫本纪不及诸臣耳。”

宋朝时期的奉郎国子博士高保衡、光禄卿直秘阁学士林亿、御医孙奇等人奉诏校医书,他们在《黄帝内经·序》中按注说:“黄帝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论,受业传之,而<内经>作矣。”

宋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光(字君实,公元10191086)在《资治通鉴》中也记载: “黄帝命岐伯作镯铙、鼓角、灵髀、神钲以扬德而建武。”

清朝时期的医学家高世拭(字士宗,公元1638~?年待考)在所撰《黄帝素问直解》中也谈到:“黄帝素问九卷,计八十一篇,上凡七十四篇,皆访诸岐伯阐明医道;此下七篇(著至教论、不从容、疏五过、征四失、阴阳类、方盛衰、解精微),则召雷公而证明其道也。”

根据这些史载:古代可能确有岐伯其人。岐伯与黄帝是同一时代人,为黄帝的臣子,他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尝味百草,主管医药,掌握经方,擅长外科,能做剖腹手术,在他主管医务期间出了《本草》、《素问》等书籍。

岐伯博学多才,不仅精通医学,还通晓音律,创造了镯(小钟)、铙(执钟)、鼓(增疆)、角(吹器)、钲(丁宁)、灵髀(腰鼓)等器皿和乐器,用以弘扬黄帝的功德。相传,岐伯还曾辅佐黄帝打败炎帝、击灭蚩尤,使黄帝一族定居中原,成为华夏族的主体。

在岐伯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岐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岐氏正宗。

姬姓岐氏族人大多尊奉岐伯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姬周一族的始祖姬弃,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该支岐氏出自姬周一族的始祖姬弃。

姬弃,传说其故居在临径,即今甘肃省的庆阳市镇原县一带。东汉学者王符(字节信,公元85163)在《五德志》中说:“卜嗣姜原,履大人迹生姬弃、厥相披岐颐……周之兴也,以弃代之。”说明了岐氏一族乃出自周之始祖姬弃,并描述其像“岐颐叹即头骨隆起”。

姬弃,传说其母为有邰氏之女姜嫄,是喾帝姬夋(高辛氏,公元前2435~前2366年在位)的元妃。她足踏巨人脚迹,感应怀孕而生,因一度被弃,故又名“弃”。古籍中对此有记载:“姜嫄出野,见巨人足迹,踏之,践之而动如孕。生一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从他旁边过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姬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姬弃在经过严峻考验后,被认为是神异式的人物,便在氏族中有了很高的威望。姬弃长大后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并教导民众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植稷、麦的人,他所种的谷物“实方实苞,实种实裒,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粟”,很受人们称赞。姬弃还是观象授时的能手,相传他善于观测辰星以掌握农时。在古人的印象里,姬弃的农穑是大有功于民的伟业,因此在典籍《尚书·吕刑》中就把他和伯夷、大禹并列,说是“稷降播种,农殖嘉谷。”

尧帝(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2357~前2258年在位)听说后,就聘请姬弃为“农师”,让他管理与指导天下农业各方面的事情。由于他发展农业有功,尧帝封他于邰地(今陕西武功),号曰“后稷”,别姓姬氏,成为姬周一族的始祖。

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姬周一族的首领世称“后稷”,可见姬周一族是得力于农作的发展而兴起的。古代文献中多说弃的时代的姬周一族所居与“禹迹”有关,据推测当时的周族生活在今晋境的汾河下游地区。

姬弃逝世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劳,将之葬在山环水绕的“都广之野”(今广西崇左)。在典籍《山海经·海内经》中称:“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可谓是人间的一方仙国乐园,古神话传说的“天梯、建木”也在其附近。可见,弃在人们心目中是光辉伟大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姬弃的孙子名叫姬叔均,是历史上最早教民用牛、犁进行农业耕作的人。自姬叔均起再下传十三世,就是著名的周王朝奠基人姬昌(商西伯侯,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1184~前1134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106~前1056年在位)

商王朝末期,西伯侯的诸侯国故都在周原西岐北部(今陕西宝鸡岐山凤鸣镇),领地包括岐山(凤凰山)以南的区域内,被典籍《诗经》称为“周原妩妩”,至今还流传着“凤鸣岐山”的传说,是周王朝的发源地。

周武王姬发(按盘古王表推算公元前1133年~前1122年为商西伯侯,公元前1122~前1116年为周武王,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6~前1043年为周武王)从丰镐(今陕西西安)出兵征伐商纣王之后,其父亲姬昌(商西伯侯,追尊为周文王,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1184~前1134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106~前1056年在位)的另外一些子孙留居于姬周一族的发源地西岐(今陕西宝鸡),其中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岐氏,世代相传至今。

一部分姬姓岐氏族人尊奉周文王姬昌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上卿祁奚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祁奚,姬姓,亦称祈奚,字黄羊,公元前620~前545年,春秋时期的晋国上卿。

祁奚在卿位约有六十年,为晋国的四朝元老,十分著名,他一生为公,深受晋国民众的爱戴。祁奚之“公”,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奴隶制宗法制时代士大夫阶层应具有的“忠、孝”之道德的内在要求。大夫应尽力公家之事,凡以私害公者即为非“忠”;而“孝”之道德最为重要,贵族之孝,就是要“尊祖敬宗、保族宜家”。祁奚作为晋国宗族,在“公室益弱”的情况下,尊祖保宗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春秋时期,公而忘私仍然属于很高层次的道德范畴。何况,祁奚唯贤是举,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国民的利益和愿望,所以才受到民众的怀念。

周敬王姬匄六年(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 514),上卿魏舒(魏献子,公元前?~公元前509年待考)执政,祁奚的孙子祁盈遭到家臣祁胜、邬臧以及大夫荀跞的污蔑,被晋顷公所厌恶,于是祁盈被晋顷公所杀,当时六卿则乘机落井下石,携手剿灭了祁氏、羊舌氏二大家族。当时魏舒为保君权,化其二家族之邑地为十县,六卿中的魏氏、韩氏、智氏、赵氏四家各得一县,而士氏、荀氏一无所获。就此,祁奚的家族受到沉重打击,后裔子孙中逃脱灾难者四散,其中即有改以同音的“岐”为姓氏者,称岐氏,世代相传至今。

一部分姬姓岐氏族人尊奉祁奚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岐氏,出自清朝末期宗室、大臣爱新觉罗·岐元。

爱新觉罗·岐元,字子惠,满州正红旗人,和硕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公元15831648)的十世孙,居北京。

爱新觉罗·岐元原先官为笔帖式,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五年(公元1879),爱新觉罗·岐元得授盛京将军,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调任成都将军,直至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解职归家。

爱新觉罗·岐元工书法、诗词,书法仿学唐朝书法家孙虔礼(字过庭,公元646691),笔力优秀,遗有传世作品,在《益州书画录续编》、《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中皆有记载。

在爱新觉罗·岐元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汉化姓氏者,称岐氏,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岐氏族人尊奉爱新觉罗·岐元为得姓始祖。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