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曾臻

褒姓,是未被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褒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族人多以洛阳、汉中为郡望。

得姓始祖:夏禹、褒珦。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娰姓,出自上古时期大禹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上古夏王朝建立之初,夏禹(按盘古王表推算为公元前2205~前2198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2166~前2060年在位)为了加强对整个汉中地区的控制,敕封宗室贵族娰褒于褒水流域,娰褒曾在大禹治水过程中竭力辅佐,立有大功,在褒水建立了褒氏国(今陕西汉中汉台区河东店镇),因以国名为氏。

褒水,古称乌龙江,又名太白河、褒河。

褒水有二源:东源出自秦岭山脉陕西太白县与宝鸡县之间分水岭西南侧,西南流称红岩河;北源出自陕西凤县东部秦岭沟附近山区,至留坝县江西营汇合东源,至汉台区入汉水。褒水全长198千米,主要支流有沙子河、武官河、太白河、杨家河等,流域面积3940平方千米,无论是长度、流域面积,还是水量,均超过沮水,故今有地理学家主张以褒河为汉江正源。

氏,在古代是一种政治集团的组织机构称谓,而部落、方国、国家,都是这种政治组织的集中体现。

历经商、周,褒氏国一直延续国祚,王室贵族以国名为姓氏,即称褒氏,世代相传至今,号称“关中褒氏”。

褒氏国的末代国君名叫褒珦,也是西周末代君王周幽王姬宫湦(公元前781~前771年在位)属下的上大夫。因褒珦的性格中正耿直,面对昏庸的周幽王敢于直谏,结果得罪了周幽王。

周幽王三年(公元前779年),周幽王出兵攻打了褒国,褒国兵败,褒珦被俘虏并囚入西周大牢。其子褒洪德为了赎救其父,特将褒氏国中号称倾城倾国的美女褒姒进献于周幽王,果然令褒珦不但解脱了牢狱之苦,还得以恢复原爵。

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至周幽王四年(公元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为了姬伯服而废黜原来的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那褒姒生性不爱笑,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就在烽火台上举烽火召集诸侯,周边的诸侯见王室烽火,就匆忙率兵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是周幽王在游戏,便狼狈地退走了。那褒姒见诸侯们莫名其妙地突忽来去,觉得很是有趣,便笑了起来,周幽王由此大喜。

西周末年的周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申伯指挥缯国和犬戎军队攻入西周,周幽王再举烽火,各地诸侯却拒不救援,周幽王由是惨败,带着褒姒、姬伯服等人和一些王室珍宝逃至骊山。至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初,周幽王被犬戎杀,而褒姒、姬伯服等人皆不知所终。犬戎随即攻破周王朝的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区),并放大火焚烧了都城,西周王朝就此灭亡。

当时的郑国人(今陕西华县)大多迁往河南新郑,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国人则向南迁徙,在汉中盆地留居并建南郑邑,并一度成为褒氏国的附庸。

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以后,在周平王姬宜臼二十年(秦文公十五年,公元前751年),秦文公持续发动了攻戎之战,褒氏国也由此逐渐走向衰亡。

至周桓王姬林六年(秦宁公二年,公元前713年),秦宁公即位的第二年就再次发动了攻击西戎分支亳戎的“荡社之战”(今陕西安康一带)。周桓王姬林八年(秦宁公四年,公元前712年),秦军与西戎爆发激战,西戎战败,西戎国君亳王逃往荡社。随后秦宪公发兵攻灭了荡社,恢复了故西周的大片国土。期间,褒氏国由于紧邻荡社,又是西周灭亡的根由,因此也被秦宁公挥军彻底吞灭。周桓王大喜之下将其所据之地皆赏赐给秦宁公,秦国由此有了正式的国土。

褒氏国灭亡之后,在其贵族以及国人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即称褒氏,世代相传至今。

娰姓褒氏族人皆尊奉大禹为血缘始祖,尊奉娰褒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达勃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族拓跋部中有一个小分支,为达勃氏部落。

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北魏王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随后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期间,达勃氏部落改冠汉姓为褒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号称“洛阳族褒氏”。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