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
瀑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族人多以保州为郡望。
姓氏源流
源流一
单一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古代狼牙山东麓瀑河,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保定府容城县南有雹水,即鲍水也,亦曰南易水,为长流河。新安县有石兽冈,冈有石如虎,亦曰石虎冈,雹水源出于此。
瀑河,亦称雹河、宽河、豹河、鲍水、南易水,因其源短坡陡流急,有洪水时暴涨暴落而得名,发源于太行山的狼牙山东麓,向东南流至徐水县滚水坝,分南、北瀑河。北瀑河经容城县与萍河相汇,入安新县藻车淀;南瀑河为主河道,全长二百一十公里,河宽五十~一百米,流域面积六百五十余平方公里。瀑河的最大泄洪流量一百八十立方米/秒,堤距八十~三百米,为季节性泄洪河道,有曲水河、屯庄河、黑水沟等支流。上游源头有瀑河水库,位于今徐水县瀑河乡(即古容城县)。瀑河流经徐水、安新境内,在白洋淀驻留后向东流入大清河,最终注入渤海。
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的瀑河水库南堤内外,有古瀑河遗址,地形为半山区,南为解村,西南为乡政府,西为瀑河河道。瀑河遗址西侧有北燕国长城遗迹,夯土中有许多陶片,与遗址中的陶片相同,当年在修建燕长城时,遗址已经遭到破坏。1958年兴修瀑河水库时,大坝又将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瀑河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1987年7月保北市考古工作者曾经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清理出一批石刀、石釜、石环、石球、磨棒、燧石、钵、罐、碗、陶片和彩陶。近年基本保持原貌。瀑河遗址的断面上可见灰坑、烧土、骨头等遗迹。从出土文物分析,该遗址的年代为雪山一期文化(新石器早期,仰韶文化晚期),1985年5月徐水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历史上,瀑河是燕赵大地一条重要的文化河流,战国时期曾是燕赵两国边界,两宋时期再次成为宋辽两国边界,明朝时期又是燕王朱棣(明成祖,公元1403~1424年在位)起兵之地,至今瀑河沿岸仍留存有多处遗迹。如今,瀑河水库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枢纽工程——倒虹吸闸口之一。
在古代瀑河流域,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瀑氏,或称雹氏、鲍氏、宽氏、豹氏、易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是为容城瀑氏,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热门资讯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