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姙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妾党孟姙,属于以为氏。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大夫姙氏,其先祖为黄帝裔孙禺阳的后代,因在西周初期被首任鲁国君主鲁禽公姬熙(字子禽,公元前1121~前?年在位待考)敕封食采于阙党(今山东曲阜内阙里一带),故其后代改以封邑名称为姓氏,分称阙党氏、鲁党氏。
在典籍《左传》中记载:“初,庄公筑台临党氏,见孟姙,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八月癸亥,庄公薨于路寝。子般即位,次于党氏。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荦贼子般与党氏。成季奔陈。立闵公。”
到了鲁国第十六任君主鲁庄公姬同(公元前693~前662年在位)病逝之前,因其夫人哀姜没有生育,所以无嫡子,于是便立党孟姙所生之子公子姬般为太子。
待到鲁庄公逝世后,人们还在葬礼期间,公子般就被其伯叔姬庆父(字共仲,公元前?~前660年待考)唆使曾被公子般鞭笞过的圉人荦潜入党家刺杀而死,他的外公党氏一族也在那场谋杀中一同被害,由此引发鲁国一片大乱。当时齐国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吊唁鲁庄公,目睹了姬庆父的阴险和妄为,回国后,曾叹息地对齐桓公姜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啊。”
党孟任,就是鲁国姙姓阙党氏家族之人,故简称党氏,由于其姓氏读音作zhǎng(ㄓㄤˇ),故而后有音讹为掌氏、仉氏者,还有分有阙氏、鲁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多尊奉党孟姙为得姓始祖母。
例如,著名战国时期“三迁其家”的孟子母亲仉氏,晋朝时期的将军、狼牙人掌同(公元311~?年待考),北宋时期的工部侍郎、许州人(今河南郾城)掌禹锡(字唐卿,公元992~1068年),近代民国政府参议国际大律师、上海人掌维汉,台湾省台北市警备区司令掌有南(公元1912~2003年),皆源自该支阙党氏家族。
得姓始祖:党孟姙。
三.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掌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族人多以鲁郡、琅琊、敦煌、临淮、海州为郡望,全国各地皆有分布。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西汉高后吕雉元年(公元前187年)复置鲁国,封女婿张偃为鲁元王。(公元前180年)诸吕伏诛,张偃被废为侯,鲁国为鲁郡,郡治在鲁县(今山东曲阜),辖领六县:鲁、卡、汶阳、蕃、驺、薛。西汉汉文帝年(公元前179年撤销鲁国。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复为鲁国,以刘余为鲁王,后裔有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今山东济宁兖州区)。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琅琊郡:历史上琅琊郡有二:①亦称琅琊国、琅琊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即有琅琊邑,在今山东省的青岛市胶南区琅琊台西北部,曾有越王句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郡(今山东夏河),境地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所在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迁治到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废黜,后又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②亦称南琅琊郡,东晋元帝司马睿在江乘县(今江苏南京仙林大学城)侨置南琅琊郡,寄治在江乘县的金城(今南京白下区);晋成帝司马衍咸康元年(乙未,公元335年)桓温任南琅琊郡内史,出镇江乘县金城,请求割丹阳郡江乘县境以立实郡,不久南琅琊郡正式在江乘县划土立定,江乘县改隶南琅琊郡;晋咸康七年(辛丑,公元341年)割江乘县西境设立临沂县属南琅琊郡。南朝齐永明六年(戊辰,公元488年)齐武帝萧赜以为江乘县白下垒(今中央门外北崮山)依带江山,将南琅琊郡治从金城迁至白下垒,名白下城。陈宣帝陈顼太建十年(戊戌,公元578年)废除南琅琊郡。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复建南琅琊郡,后改为琅琊郡,治所在丹阳(今江苏镇江),在南宋后期亦废黜。
敦煌郡:西汉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将敦煌郡从酒泉郡分出来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其时下辖敦煌县、龙勒县、效谷县、广至县、渊泉县、冥安县等六个县,是为敦煌设治之始。敦煌郡据有阳关、玉门关,与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并称河西四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连结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敦煌成为商旅必经的丝路重镇和通往西方的三条线路的交汇点,并以此奠定了敦煌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临淮郡:临淮郡始建于西汉元狩六年(甲子,公元前117年),治所在徐县(今江苏泗洪)领二十九县,辖境包括属于今江苏和安徽的徐县、赘其县、高山县、盐渎县、取虑县、犹县、开阳县、射阳县、淮浦县、东阳县、僮县、海陵县、淮阴县、淮陵县、下相县、富陵县、播旌县、西平县、睢陵县、盱眙县、舆县、堂邑县等二十九个县。新朝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改名淮平郡。东汉初期并入东海郡。东汉建武十五年(己亥,公元39年)农历4月汉光武帝封其子刘衡为临淮公,改临淮国。东汉建武十七年(辛丑,公元41年)农历6月未及封王,无子,国除为临淮郡。东汉时期临淮郡仍治徐县,领下邳县、徐县、高山县、取虑县、淮浦县、淮阴县、淮陵县、下相县、潘旌县、睢陵县、盱台县、夏成县、夏丘县等县。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取消临淮郡,置下邳国。改治下邳县(今江苏邳州下邳故城)。西晋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分下邳国在淮河南岸的县置临淮郡,治所在盱眙(今江苏盱眙北部),领高山县、赘其县、淮陵县、司吾县、徐县、盱眙县、潘旌县、高邮县、下相县、东阳县等十个县。西晋永宁元年(辛酉,公元301年)临淮郡更名为临淮国。东晋义熙七年(辛亥,公元411年)改设盱眙郡。南朝刘宋初期复置临淮郡,治海西县(江苏灌南县境内),领海西县、射阳县、凌县、淮浦县、东阳县、长乐县六县。南朝齐建武二年(癸酉,公元493年)省。北朝东魏武定六年(戊辰,公元548年)取粱之仁州,置临淮郡(治今安徽固镇仁和集);临淮郡领已吾县(治今安徽固镇仁和集)、义城县(治今安徽怀远拖城)。北朝齐废临淮郡及其属县,置临淮县(治今安徽固镇仁和集)。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初并临淮县入谷阳县。
海州郡:历史上的海州郡有三处:①今江苏连云港。四、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海州地区繁衍生息。自夏、商、周、秦汉以来,海州隶属多变,几经易名,至北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郡,其后一直为历朝府、州、郡、县之治所及东海、赣榆、灌云、沭阳乃至更广阔境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海名郡”和“淮海东来第一城”之称。海州人文荟萃,先民创造了具有龙山、青莲岗文化交汇特征的史前文化,孔子两次率弟子来海州讲学论道并登山望海,宋朝石曼卿在此留下读书遗迹,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留下大量诗词,李汝珍以海州的风土人情创作了著名历史传奇小说《镜花缘》。②今江苏省灌云市。③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岸港市,属黄海南道首府。其古为海州,后属东海族孤竹氏国,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复改为海州郡。1954年新设黄海南道定为首府。是历史上中朝文化交流地和贸易的重要港口,谷物、水产集散地。特产墨和砚台,留有芙蓉堂、百济清风楼等名胜古迹。
2.堂号:
海州堂:以望立堂。
临淮堂:以望立堂,亦称泗洪堂。
敦煌堂:以望立堂,亦称沙都堂、燉煌堂、西交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庵邑堂、兖州堂、鲁国堂、东鲁堂、曲阜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亦称胶南堂、藏马堂、金城堂、江乘堂、白下堂、茅山堂、丹阳堂。
资料有待补充。
六.家谱文献:
资料有待补充。
七.字辈排行:
江苏滨海、阜宁、射阳、响水、灌云、东海、滨海、安徽阜阳掌氏字辈:“茂公夫小成明清天大年魁廷士必有余庆子道允守”。注:与仉氏同字辈。
资料有待补充。
八.楹联典故:
资料有待补充。
热门资讯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