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菟裘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邓子怡

菟裘,是未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姓氏源流

源流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邑地菟裘,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菟裘,古代邑地名称,春秋时期属于鲁国,其地理位置在今山东省的济宁市泗水县娄德镇龙门山一带,由于该地九条山峦蜿蜒交错,呈九龙戏珠之势,云蒸霞蔚,蓊然雄奇,气势浩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景观目不暇接,堪称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因此在历史上多有退隐官吏居于该地,故而后世也常用“菟裘”来借指“退隐吏员”或“归隐者”,如今是新开发的省级龙门山旅游景区。

菟裘在古代为穷桑地,隶属于曲阜,为古都之近畿。自颛顼称帝,历尧、舜、禹,至汤伐卞,泗水之域先后为幕国、崇国、卞明国之地。

夏王朝时期,为卞明国,隶属徐州。

商王朝前期,泗境仍为卞明国地,后期并入奄国。

西周时期,泗水之域隶属鲁国,为菟裘、卞邑、郚邑、姑蔑、桃邑。春秋时期仍属鲁国。至战国末期,泗地归属不定。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8)楚灭鲁,泗地归楚国。楚王负刍五年(公元前223)秦灭楚,泗地属秦国。

秦王朝时期,地域属薛郡鲁县。

西汉时期在泗境卞邑置卞县,隶属鲁国;在郚邑置郚乡县,隶属东海郡。东汉时期郚乡县废,入卞县,隶属豫州鲁国。

三国曹魏时期,泗境仍为卞县,隶属豫州鲁郡。

西晋前期,卞县仍隶属鲁郡;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卞县废。东晋时期泗境先隶属鲁郡鲁县;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起泗地先后归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秦;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陷于北燕。东晋宁康元年(公元373)陷于后秦。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初期卞县废,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复置卞县,属兖州(后改属徐州)鲁郡,因兖州刺史毕敬众降北魏,所属忽宋忽魏。至南朝宋末梁初常属北魏。北魏,县境西部为汶阳县(治所在今中册镇故县村),东部为弁县,均属兖州鲁郡。北齐、北周时期,鲁郡改为任城郡,弁、汶阳属之。

隋开皇四年(公元584)汶阳县并入鲁县,鲁县改称汶阳县,属兖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析汶阳县东部区域置泗水县,属兖州;汶阳县更名曲阜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兖州改为鲁州,次年废鲁州,设鲁郡,泗水县属之。

唐朝时期,属河南道兖州鲁郡。

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泗水县属京东路兖州;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泗水县属京东西路兖州;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兖州升为袭庆府,复置鲁郡,属京东西路袭庆府鲁郡。

金国时期,改由山东西路兖州所辖。

元朝时期属济宁路兖州,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并入曲阜;元至元三年(公元1266)春因治理不便,置锦川县,县治音义(今泗城以西八里);同年冬废锦川县,复置泗水县,县治位于原县城,仍隶属兖州。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泗水县隶属山东布政使司济宁府兖州;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济宁府降为济宁州,兖州升为府,泗水县属兖州府。

清朝时期,仍属兖州府。

民国元年(公元1912)泗水县衙改称泗水县公署,知县改称县知事;民国二年(公元1913)裁撤州、府,改省、道、县三级制,泗水县属山东省岱南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为济宁道所辖;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废除道制,泗水县直属山东省;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1月县公署改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泗水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12月日寇攻陷济南,泗水县长撤离县城去胶东,以联络抗日为名逃匿;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日寇侵占泗水县后,国民党成立游击泗水县政府,驻地位于今星村镇大李家庄;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末国民党游击泗水县政权宣告结束;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2月八路军解放泗水县城,日伪县政府溃散;不久八路军撤离,日寇及日伪县长重返县城,8月抗战胜利,日伪政权解体,国民党军队占据泗水县城;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6月复设泗水县政府;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国民党军队重占泗水县城;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5月畏于解放军兵临城下,泗水县长西逃兖州,泗水县政府解体。

19505月泗水解放,隶属于泰安专区;19562月划归济宁专区;19838月划归泰安地区;19853月划归济宁市至今。

在古代菟裘邑地的住民中,很早就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即称菟裘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裘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迁徙分布:

菟裘氏复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但今已不再,族人多省文简改为单姓裘氏,融入裘氏大家庭,以东鲁为郡望,全国各地皆有分布。

.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西汉高后吕雉元年(公元前187)复置鲁国,封女婿张偃为鲁元王。(公元前180)诸吕伏诛,张偃被废为侯,鲁国为鲁郡,郡治在鲁县(今山东曲阜),辖领六县:鲁、卡、汶阳、蕃、驺、薛。西汉汉文帝年(公元前179年撤销鲁国。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复为鲁国,以刘余为鲁王,后裔有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今山东济宁兖州区)。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2.堂号: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庵邑堂、兖州堂、鲁国堂、东鲁堂、曲阜堂。

资料有待补充。

.家谱文献:

资料有待补充。

.字辈排行:

资料有待补充。

.楹联典故:

资料有待补充。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