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和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末期晋国邑地菟和,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菟和,是春秋末期晋国的邑地名称,为晋国东南部战略要地之一,把守着晋楚、秦楚国界,是晋国出入关口的稽查重地,其地理位置在今陕西省的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北岸的武关一带。
周敬王姬匄二十九年(晋定公姬午二十年,楚昭王熊壬二十四年,公元前491年)夏季,楚国攻克夷虎部族(今安徽寿县东部)以后,就策划向北方扩张。楚国的左司马芈眅、申公姜寿馀、叶公沈诸梁在负函(今河南信阳)集合了蔡国人,调集方城山外的兵卒在缯关(今河南方城独树镇)集合,通知大家说:“吴国将要溯江而上进入咱们的郢都,大家都要奔走听命。”并规定在晚上袭击梁地和霍地。楚军大将单浮馀负责领兵包围蛮氏部族,将蛮氏部族击溃,蛮子赤连夜逃亡到了晋国的阴邑(今山西霍县东南部)。
楚国的左司马眅当即征召了丰邑(今陕西户县)、析邑(今河南内乡)的兵卒和狄戎人入伍,之后组成大军,亲率其逼近晋国的上雒城。左司马眅将楚军一分为二:左翼部队驻扎在上雒菟和,右翼部队驻扎在上雒仓野,形成夹击之势,然后令人对晋国阴邑大夫士蔑说:“晋国和楚国有过盟约,喜爱和厌恶彼此相共。若这个盟约没废除,这是寡君的愿望。如非这样,我们就准备打通少习山,再来听取你们的命令。”
士蔑连忙请示正卿赵周(赵伯鲁子,字孟),赵周就说:“晋国如今还没有安定,哪里能和楚国搞坏关系?一定要快点把蛮子赤交给他们!”于是,士蔑就召集九州之戎,说将要分给蛮夷们土田并帮其筑城,还要准备为这此事占卜。蛮子赤高高兴兴地前来听取占卜,士蔑就趁机逮捕了他和他属下的五位大夫,将其押送至三户(今河南淅川西北部),交给了楚军左司马眅。
菟和,就是是把守途经丹阳和上雒的秦、晋、楚三国之间往来东南方向大道的重要关口,史称“武关”,在晋国境内。
周敬王十四年(楚昭王十年,吴王阖闾九年,秦毕公嬴籍三十一年,公元前506年),楚国与吴国之间爆发“柏举之战”(今湖北汉川北部),吴军击败楚军,攻破楚都郢城(今湖北荆州纪南城),使得楚国差点亡国。后来楚臣申包胥哭秦庭,促使秦毕公出兵救楚,秦军就由菟和这条道路东南行抵达楚国,先于稷邑(今河南桐柏东部)、后于军祥(今湖北随州)先后击败吴军,之后顺道灭了助吴的唐国(今湖北随州西北部)。秦军出此途,而未走汾、涑之间的南北大道,属于采取抄袭吴军后路的策略,其后吴军虽在雍滋(今湖北京山)击败了楚国援军,并全歼楚援军主力,但在秦楚联军的逼迫以及吴国内乱的情况下也不得不退走。
秦军能够顺利攻入楚地援救楚国,除了途径上雒菟和之路,别无他由。后来缓过气来的楚军也正是由这条路北上发动袭取蛮氏之役,楚军由丰、析二邑北出,逼临晋国上雒,但由于晋国交出了蛮子赤等俘虏,完全满足了楚军的要求,故而楚国没理由继续留在当地,只得退兵。但这条位于菟和的南北大道早已能够行军,是无可置疑的。
在古代菟和邑地的住民中,很早就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即称菟和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菟氏、和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三.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菟和氏复姓是一个多民族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今已不再,族人多文简改为单姓菟氏、和氏,融入各氏大家庭,以上雒、代郡、汝南、西陵为郡望,全国各地皆有分布。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上雒郡:古上雒最早的“地市级”建制,古称“下鄀”,是古鄀国之地,也是今陕西省商洛市级建制在本地之始。上雒郡城也就是上洛城,其城建于西汉时期,由商县分置而来,其城的前身是上雒塬的洛氏邑,与商邑一同是商於古道势力最为强悍的族氏,由于战国时期秦国政治家商鞅事件,其雒氏和商氏惨遭灭门,所以雒氏和商氏族人从此改姓匿藏而在此地域消失,但其文化、军事、交通、等地位与商於古道和丹水交通在国家层面的重要位置和都城的安全、军事、交通、和文化分不开,是朝廷的“商塞”、“关峡”变为集安全、军事和经济一身的“商城”和“地市”级别的直接统治建制。西晋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析京兆郡南部地于上雒县(今商洛市商州区寒川佛诞公园孝义古城村)置上洛郡,辖古上雒的上雒、商县二县及现河南的卢氏县,地属司州,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陕西省商洛地区,州治设在洛阳,领十二郡。当时晋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上雒,领上雒、商、卢氏三县。南北朝时期,中国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乱。郡县朝设夕废,统属复杂。由东晋开始的南朝,在辖区的北部侨设了上雒的州、县,用的是“上洛”的地名,以安置南迁的上洛的百姓,包括上洛的巴民。北魏时属洛州,北魏太延五年(己卯,公元439年)于上洛城设荆州;北魏太平真君二年(辛巳,公元441年)上洛县北部划设拒阳县;北魏太和三年(己未,公元479年)将荆州迁往卢氏县;北魏太和十一年(丁卯,公元487年)又迁往襄阳,撤上洛郡,于上洛城设立洛州,领五郡,其中三郡属今商洛:上洛郡,领上洛、拒阳二县;上庸郡,领商(今丹凤)、丰阳二县;苌和郡,领南商一县,即今商南。西魏时属洛州和雍州管辖。洛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郡(今商州区)、拒阳郡(今洛南县)、上庸郡(今山阳县西北部、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商县(今丹凤)及山阳漫川、商南县。柞水西北部属雍州管辖。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改洛州为商州;治所设上格(即今商州城)领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阳、丹凤;商南四县及镇柞部分地域);拒阳郡(今洛南地)。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两郡,保留商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撤商州复设上洛郡,治所仍设上洛,领上洛县(今商州区)、商洛县(商洛即从前的商县,隋文帝改称商洛,这是“商洛”二字连用起来称呼地名的开始),洛南县、丰阳县(今山阳、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五县;大兴县东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仍属京兆郡管辖。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设商州;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划归山南道;唐开元二十五年(丁丑,公元737年)归山南西道;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为上洛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为商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今商州区)、商洛县(今丹凤、商南两县)、洛南县(今洛南)、丰阳县(今山阳)、乾元县(今镇安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今柞水县西北部则归属京兆府。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于分裂割据,各国疆域均不辽阔,道一级遂废,为州(府)统县的二级制。当时陕南东部经历了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五个期代。后梁时期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乾元、上津五县,洛南县改属华州,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汉时期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上津四县,洛南县仍属华州,乾佑县(公元949年改乾元县为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周时期商州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北宋时期商州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治所设上洛,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金国时期商州属金国京兆府路,金贞元二年(甲戌,公元1154年)将商洛、丰阳两县降为镇,并入上洛、洛南两县,咸宁县东南部属京兆府,旬阳县西北部(今镇安县)属金州;金元光二年(癸未,公元1223年)农历5月改属河南路,领上洛(今商州市、丹风、商南、山阳四县及柞水县南部)。元至元元年(甲子,公元1264年)废上洛县,以州代县,由州直辖,定名商州。辖地包括今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及柞水县南部,并统领洛南县地;商州先属安西路,后属奉元路管辖。元朝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建制,商州下领洛南一县,原来的上洛为在郭,仍不另设县,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辖的地域和今天大体相当。明朝时期地属西安府,时称商州,辖今商州市、丹风县两地;明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农历5月降商州为县制;明成化十三年(丁酉,公元1477年)农历3月复升为州,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四县;明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为避明兴宗朱常洛的名讳,又改“洛”为雒”。 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商州,直属陕西省,领商南;雒南、山阳、镇安四县;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公元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之地置孝义厅,属西安府,这是柞水县的前身。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州改设商县(辖今商州市、丹凤县西南部)、洛南县(今洛南及丹风县东北部)、柞水县(今柞水县西部及镇安县东北部)三县,属关中道;山阳、商南、镇安三县属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撤销道制,以省直接领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在商县城设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商县、雒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六县。是年在龙驹寨成立设置局。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7月13日商县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5月开始,商洛地区各县陆续解放,在商县设置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分署第工分区,辖商县、雒南、商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7县。1950年改名陕西省商洛分区专员公署,仍辖以上七县。1955年将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658年12月撤销丹风、柞水两县(丹风分属商南和商县辖,柞水与镇安县合并),商洛地区辖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五五县。1961年10月又恢复为七县。1964年9月因“能”字生辟,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时称商洛专区,行政公署驻商县城。1968年商洛专员公署改称为“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各县人民委员会易名为“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商洛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更地区名为商洛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1月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县为商州市。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商洛地区行政公署,设立商洛市人民政府。
代 郡:亦称代国、代北,史书上泛指河西走廊地区,或河套地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置代郡。秦朝时期先为代郡,后为代县。汉朝初期为代国,后改回为代郡,治所在桑乾县(今山西宁武)。东汉时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阳高)。晋朝时期移郡治到代县(今山西代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一带。晋永嘉后期废黜。北魏时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西陵郡:亦称夷陵郡、宜都郡,今湖北省宜昌市至麻城市一带。距今一二十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古“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癸未,公元前278年)秦军大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东汉时期改为夷陵郡。三国时期孙吴黄武元年(壬寅,公元222年)吴大帝孙权改东汉朝时期所置的夷陵为西陵郡,治所在宜昌(今湖北宜昌)。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朝相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时期改为拓州,后周时期改为峡州。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峡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朝初期,改夷陵郡为陕州,领上述四县,属山南东道。唐天宝初年又改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改陕州,辖原四县,仍属山南东道。五代时期,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王朝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朝至元十七年(庚辰,公元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丁亥,公元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清顺治五年(戊子,公元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清雍正十三年(乙卯,公元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五县及归州、鹤峰二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四县属荆州府。清光绪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一~二十五年(公元1932~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八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国年间(公元1928~1932年)宜昌是湘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8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同月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八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九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此时期,宜昌专署辖九县一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八县一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6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8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三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期,宜昌市辖七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七个县)、二市(枝城市、当阳市)和三区(西陵、伍家岗、点军)。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改设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五区五县三市。
2.堂号:
上雒堂:以望立堂,亦称关中堂、商洛堂。
代国堂:以望立堂,亦称代郡堂、代北堂、平城堂、高柳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亦称上蔡堂、郏州堂、龙山堂、白邑堂、崇庄堂、新息堂。
西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夷陵堂、宜都堂、长阳堂、宜州堂、荆宜堂、宜昌堂。
资料有待补充。
六.家谱文献:
资料有待补充。
七.字辈排行:
资料有待补充。
八.楹联典故:
资料有待补充。
热门资讯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