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吐伏卢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邓子怡

吐伏卢,是未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姓氏源流

源流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代北地区鲜卑族吐伏卢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吐伏卢,译成叱伏卢、或省称豆卢、卢浦,四氏同一,原本为南北朝时期代北地区(今河北蔚县以西、山西外长城以南原平、五台山东北一带)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名称,部众以部为姓氏,即称吐伏卢氏,为鲜卑拓跋部的一百五十余个属部之一。

早在三国时期至西晋初期,北魏王朝的皇族始祖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力微时期(追封北魏神元帝,公元174277年,公元220277年在位),一大批鲜卑部落内入,当时即有一百一十四个部落归靠鲜卑拓跋部,其中就有原来渔牧于辽东西部无虑地区(今辽宁辽阳辽中区柳壕镇一带)的鲜卑慕容部之吐伏卢部,古鲜卑语“吐伏卢”汉义为“捕鱼者”,意为该部落偏爱依水而居,不仅仅牧养牛羊,而且还以“无虑诺尔”(今柳壕湿地公园)中渔猎的方式为生,属于北魏王朝初创阶段即脱离慕容部而成为拓跋部的属部者。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十一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元年,公元386),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纪年“登国”,立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一带),北朝纪年正式开始,吐伏卢部随迁内蒙古东部草原盛乐地区,渔牧于鸿雁栖息的石咀子一带(今石咀子水库)

至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二年(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北魏道武帝率部迁都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吐伏卢部随迁,驻于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处的代郡蔚州平原(今河北蔚县),聚居于海河流域的永定河支流壶流河流域一带(今壶流河水库),逐渐改游牧为渔牧与定居农耕混合的生产生活方式。

到了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入主中原,随即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期间吐伏卢氏族人大多冠改汉姓为卢氏、伏氏、浦氏、韩氏等,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号称“代北族”。

.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迁徙分布:

吐伏卢氏复姓是一个典出鲜卑族的古老姓氏,但今已不再,族人多冠改汉姓为卢氏、伏氏、浦氏、韩氏等,融入各氏大家庭,以代郡、代北为郡望,主要星分布在今河北省的张家口市、保定市、北京市等地。

.郡望堂号:

1.郡望:

代 郡:亦称代国、代北,史书上泛指河西走廊地区,或河套地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始置代郡。秦朝时期先为代郡,后为代县。汉朝初期为代国,后改回为代郡,治所在桑乾县(今山西宁武)。东汉时期移郡治至高柳(今山西阳高)。晋朝时期移郡治到代县(今山西代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蔚县西南一带。晋永嘉后期废黜。北魏时期亦置代郡,但治所在平城(今山西大同)

代北郡:即古代代北地区,泛指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朝以后代州以北的广大地区,即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以西、山西省外长城以南、忻州市原平县、定襄县、代县、五台山市东北一带地区,包括河套地区东南部。

2.堂号:

代北堂:以望立堂,亦称代州堂、河套堂、蔚州堂。

代国堂:以望立堂,亦称代郡堂、代北堂、平城堂、高柳堂。

资料有待补充。

.家谱文献:

资料有待补充。

.字辈排行:

资料有待补充。

.楹联典故:

资料有待补充。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