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曾臻

诚姓,是未被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诚氏是一个出自陈氏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四百二十五位,族人多以金陵、保州为郡望,多分布在今河北省的保定市、江苏省的南京市、台湾省的台北市等地。

得姓始祖:陈遇、陈孟颙。

姓氏源流

源流一

单一渊源:源于妫姓,出自元末明初开国勋臣静诚先生陈遇,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陈遇,公元1313~1384年,字中行,号静诚先生,为元末明初建康名士(今江苏南京),他被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1398年在位)赞誉为“金陵第一人品”,史称其为“大明无冕开国勋臣”。

明朝万历年间隐士周晖(字吉甫,公元1546~?年待考)在《金陵琐事》中记载:“太祖初下建康,闻秦原之、周良卿、丘某,德行著闻。以礼延请,询以政事、人才,称曰“三老”。乃秦原之遂以静诚先生荐。静诚,姓陈名遇,字中行。太祖御书称“中行先生”,以伊吕孔明济世安民起之。每询以大计,皆称旨,命以官,始终不受。此太祖第一举动。中行,金陵第一人品。夫秦原之能知中行之贤,又能荐之,不负所举,即此一事,称之以老,名与实称。惜乎周、丘二人无所考见也。”

元朝末期,陈遇为温州教授,不久见天下纷乱,即辞官归隐,时学者们称之为静诚先生。

明太祖率军渡江占领健康后,得到江南行台侍御史秦从龙(字元之,公元1296~1365年)的推荐,遂特发聘书聘请陈遇,引用伊、吕、诸葛为比喻。陈遇到来后和明太祖深谈,颇有见地,明太祖十分高兴,于是留他参与密谋,成为亲信。

在明太祖出任吴王之后,授予陈遇为供奉司丞,但被他推辞了。

至明洪武元年(元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正式即大明王朝皇帝位,连续三次授予陈遇为翰林学士,但皆都推辞,于是就干脆就赐给他肩舆一乘,以卫士十人保护他出入皇宫,以显示荣华恩宠。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陈遇奉命到浙江地区廉察民情,回来后受赐金银玉帛,任命为中书左丞,但他又辞去不就。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召陈遇到华盖殿,赐坐,命草拟《平西诏》,并授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他又辞去。

后来,西域诸藩进贡良马,陈遇就引用西汉的典故进谏,于是被任命为太常少卿,陈遇坚决推辞。明太祖强迫他,也不同意。最后只得任命为礼部尚书,他还是坚决推辞。明太祖沉思很久,遂顺从了他,从此不再强迫他做官。明太祖曾说要让他的儿子做官,陈遇则回答:“我那三个儿子都还小,学业未成,等以后再说吧。”于是明太祖也没再强求。

陈遇自明朝开国之始,就一直侍候在明太祖身边。明太祖曾问他保国安民的良策,陈遇回答说:“不嗜杀人,减轻赋税,任用贤良,把恢复先王礼乐作为首要任务。”有时,廷臣们因有过错而遭到明太祖的斥责,陈遇则力争解围,使得多半人都得到谅解。

陈遇一生学识渊博,计谋颇多,但皆秘而不传;他极力崇礼,勋戚大臣们几乎无人可以和他相比。明太祖多次亲临他的住所造访,言必称先生,有时则称之为君子。有意思的是,凡明太祖有事时,他必相帮,而但凡明太祖任命其官职时,他必推辞。

到了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陈遇病逝于家中,终年七十一岁。明太祖特赐其安葬于钟山。

陈遇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陈恭,明永乐初年举人,有能声,诗书文章卓越过人,累官至工部尚书;次子名叫陈远,字中复,精绘事,尝随遇侍帝,明永乐初年官为翰林待诏;幼子名叫陈孟颙,善书法,为大儒纪宗德的门生。

在陈遇幼子陈孟颙的庶支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诚氏、或静氏,以悼念陈遇这位无冕开国勋臣,皆世代相传至今,是义门陈氏的一个重要分支。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