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邓子怡

,是未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上古时期颛顼帝属下八恺之一梼戭,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八恺,古代传说中的八位贤人名称,其在史籍《左传·文公十八年》中有记载:“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 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

这八恺都是少昊帝姬玄嚣(金天氏,公元前2597~前2514年在位)的子嗣,姬姓,能以贤达闻名天下,他们衷心辅佐颛顼帝,得到国民的普遍爱戴。那姬梼戭在“八恺”中位列第三,说明他的确是有本事。

在姬梼戭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梼戭氏,以念先祖,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梼氏、戭氏、演氏,其梼氏的姓氏读音作chóu(ㄔㄡˊ),皆世代相传至今,尊奉姬梼戭为得姓师祖。

源流二

源于神话,出自上古神话四大凶兽之一姬梼杌,属于以图腾崇拜为氏。

姬梼杌,亦称傲狠、难训,传说他本是上古时期颛顼帝姬乾荒(高阳氏,公元前2513~前2436年在位)的儿子,但其一生桀骜、傲狠、难训,蛮横无理,遂化身为凶兽,位列四大凶兽(饕餮、混沌、梼杌、穷奇)之第三。

春秋时期最早的史籍《春秋》中就记载:“颛顼有不才子名梼杌也。”

在典籍《国语·周语》中则记载:“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韦昭注:]‘梼杌,鮌也。’”

战国史学大家左丘明(瞽史,公元前556~前451)在《左传·文公十八年》中也记载:“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杜预注:]‘谓鲧 。’”

西汉时期中大夫东方朔(字曼倩,公元前154~前93)在《神异经》中描述道:“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春秋>云颛顼氏有不才子名梼杌是也。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能飞。为人饕餮,淫逸无理,名曰苗民。<春秋>所谓三苗,<>云窜三苗于三危。”

当代薛安勤(公元1941~今)在《国语译注》中注解:“梼杌即鮌,也写作‘鲧’,传说是远古时代部落首领,神化后变为黄熊。”

毕竟谁也没有见过“四凶”,一些史学家因此推测其实际上是上古时期四位残暴的部落首领,后被杜撰以四种凶神恶煞的怪物为部落的图腾。其中的梼杌又被称作“鮌、鲧”,与水有关,且神化后又能变为‘黄熊’,这却是与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姒文命(夏帝禹,公元前2205~前2198年在位)有密切关联了,因为“鲧”正是大禹的父亲,他受舜帝(虞舜,公元前~前年在位)之命治理大洪水遭到失败,因而被舜帝处以极刑,死后恰能“化身黄熊”,恰好是春秋战国时期荆楚国人所敬奉的图腾,这就为楚国王族为熊氏找到了原由和依据。虽说这有些牵强,但毕竟是千万年来人们的一种愿望信仰。

在古代荆楚国民众中,很早就有以图腾崇拜为姓氏者,即称梼杌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梼氏、杌氏,其中梼氏的姓氏读音作táo(ㄊㄠˊ),皆世代相传至今,姓源繁复,不可一论,尊奉姬梼杌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吏梼史,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

梼史,亦称“梼杌”,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王室官吏名称,即专职负责管理王室史册文集的官员,其职责如同诸夏的“守藏史”,也就是图书典籍的管理员。

在梼史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梼史氏、梼杌氏、梼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梼氏,其姓氏读音作táo(ㄊㄠˊ),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源流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派中楚国代表人物之一公梼生,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

在史籍《汉书·艺文志》中记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有<公梼生始终>十四篇,传邹奭终始术。后以为氏。”

公梼生,亦称公梼子,是战国末期阴阳学派中楚国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与赵国通海人公孙发(以“天道阴阳轮回说”著称)、楚国淮阳人南公(以天象阴阳说和卜相著称,曾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齐国章丘人邹衍(公元前324~前250年,以“大九州说”著称)等齐名,很早即游学至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并留居斯地,成为西汉早期的著名历史人物。

公梼生则以精准推演“五德终始术”而著称天下,“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之间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并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了齐国人邹奭(雕龙奭、邹衍之孙)

公梼生著有《公梼生始终》十四篇,公孙发著有《公孙发》二十二篇,邹衍著有《邹子》四十九篇,可惜这些典籍皆在战乱中有亡佚,而公梼生传授给邹奭的十四篇著述根本就未能流传下来。

在公梼生的后裔子孙以及门生弟子中,都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公梼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梼氏,其姓氏读音作táo(ㄊㄠˊ),亦有改称同音的陶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尊奉公梼生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姬梼戭、姬梼杌、公梼生。

.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迁徙分布:

梼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人数很少,多以东鲁、临淄、巴郡为郡望,零星分布在今四川省的成都市、阆中市,重庆市等地。

.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西汉高后吕雉元年(公元前187)复置鲁国,封女婿张偃为鲁元王。(公元前180)诸吕伏诛,张偃被废为侯,鲁国为鲁郡,郡治在鲁县(今山东曲阜),辖领六县:鲁、卡、汶阳、蕃、驺、薛。西汉汉文帝年(公元前179年撤销鲁国。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复为鲁国,以刘余为鲁王,后裔有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今山东济宁兖州区)。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博 州:即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亦称临淄。从周朝末年流传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开始,博山城后称颜神、颜神店和颜神镇。淄博历史悠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淄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故都,因齐国最早兴起蹴鞠运动,临淄被国际足联认定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方面的专著《考工记》、第一本农业方面的专著《齐民要术》以及最早阐述服务业的专著《管子》都是在这块土地上写成的。齐国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之一。淄博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孙武、左思、房玄龄以及蒲松龄、赵执信、王渔洋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淄博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处,五音戏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朝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设博山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年废府,改济南道,后废道,归山东省政府辖。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博山县抗日民主政权成立,属泰安、莱芜、章丘、历城、淄川、博山、新泰七县边区联合办事处管辖。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属泰安专区。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与莱东县合署办公,后改称博莱县。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恢复博山县,属鲁山行署。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3月博山解放,8月分为博山县和博城、黑山、原山三个直辖区。194910月撤销三个直辖区,改为博山市,属淄博工矿特区。19505月博山市并入博山县。19515月成立淄博市,驻博山城里,保留博山县,县府迁经源泉。19553月撒销淄博工矿特区,建立淄博市,原淄博市改为博山区,归淄博市领导。博州盛产瓷器,陶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宋代,陶瓷生产已著称于世。不仅有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而且还有驰名中外的“雨点釉”、“茶叶末釉”。博州在陶瓷生产中还运用剔花、划花、印花、手绘作装饰,制作手法丰富多彩。从明、清时期开始,博山逐渐发展成山东省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成为全国五大瓷都之一,产品不仅行销国内,而且销售世界各地,因此博州又称“北瓷都”,与江西景德镇的“南瓷都”遥相呼应。

巴 郡:亦称阆中郡、巴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临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连陕西汉中;地貌多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王朝时期,古巴族人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巴州是巴子国的首都。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其时辖地在今重庆市一带地区。东汉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所在阆中(今四川阆中)。后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期改称巴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建巴州,后期为楚州,隋朝时期改为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由于唐朝许多诗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称,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改巴州为巴中县。19937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原达县地区所辖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县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并批准巴中撤县建市,地区行署设在巴中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巴州成为重庆市巴南区。2000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原巴中市改为巴州区。巴中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

2.堂号:

巴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阆中堂、巴州堂、巴中堂。

临淄堂:以望立堂,亦称颜神堂、博州堂、博山堂、瓷都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庵邑堂、兖州堂、鲁国堂、东鲁堂、曲阜堂。

资料有待补充。

.家谱文献:

资料有待补充。

.字辈排行:

资料有待补充。

.楹联典故:

资料有待补充。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