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邓子怡

,是未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姓氏源流

源流

源于地名,出自秦汉时期西北河套地区,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河套平原地区,是指黄河经今宁夏北流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瞪口县与临河之间,以乌加河为主干道东折,然后流经包头、托克托县,再南折流往山西河曲、保德,呈“几”字形,形似一个大套状地貌,这种地形在全世界的其他大江大河中绝无仅有,故称“河套”,自古以来就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及生活资源。

河套周边地区,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较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它们环绕着河套地区,如众星捧月一样,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峰,同时又把河套文明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之中。

河套地区有许多历史悠久的灌溉渠道,如秦渠、汉渠、唐徕渠等,有“塞上江南”之称,因其地历代均以水草丰美著称,故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其在历史上曾为兵家必争之地。

西汉武帝刘彻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匈奴以两万骑入侵上谷(今河北怀来)、渔阳(今天津蓟县西部)二郡。汉武帝当即派大将军卫青(字仲卿,公元前?~前106年待考)率三万骑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西进至陇西(今甘肃东部),斩杀匈奴数千人,俘获“伏听者3071人及牛羊百余万头,收复了河南地全部土地,穿行千余里到达陇西”,收复了整个河套地区,史称“河南之战”。河南之战是汉匈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得益于河南地的收复,西汉王朝的北部边防线北推至黄河沿岸,这个地区到了民国时期就是“绥远省”,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在古代河套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河套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套氏、河氏、何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轮。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唐末五代时期山东邑地葫芦套,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葫芦套,古代邑地名称,在历史上有两个,皆在山东境内:

第一个葫芦套,其地理位置在今山东省的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一带,地处该镇驻地东南一公里处,紧邻今国营徐庄林场连环山套之中,其南北全长三公里半,地貌形似葫芦,故名。

第二个葫芦套,其地理位置在今山东省的曲阜市吴村镇九仙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传说古代有葫芦籽落地而生,逐渐形成村落,故名。

后唐庄宗李存勖同光元年(后梁末帝朱友瑱龙德三年,公元923)农历102日,后唐庄宗亲率大军由杨刘(今山东东阿)渡过黄河,103日推进至郓州,以部将李嗣源(公元867933)为前锋,当夜越过汶水,次日清晨在葫芦套与后梁大将王彦章(公元863923)遭遇,一战而胜,趁势攻克后梁的中都(今山东汶上),破城后俘杀了王彦章。接着,李存勖采纳了李嗣源关于“兵贵神速、急趋汴州”的建议,命其率前军当夜出发,自率主力继后。197日进至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部),梁军皆不战而降,朱友贞见援兵无望而自杀,后梁政权就此灭亡。

显然,《后唐书》中所记载的“后唐与梁人战于葫芦套”,当属今山东枣庄的葫芦套。

在古代葫芦套地区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葫套氏、或称芦套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套氏、胡氏、卢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轮。

源流三

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辽东女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的记载:

.满族托和啰氏,亦称托科罗氏、托活络氏、脱阔罗氏、托忒克氏,满语为Tohoro Hala,汉义“套马”或“把袋子驮在马背上”,世居呼尔哈(今松花江中游以下迄黑龙江流域、东达海岸包括库页岛一带)、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喇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松花江两岸、喀穆(今黑龙江讷河老莱)、奥里迷(今黑龙江同江)、毕瞻(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支流比占河)、黑龙江沿岸。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锡伯族托和啰氏族人多冠改汉姓为套氏、陶氏、托氏、妥氏、扈氏、端氏、罗氏、洛氏、络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陶寇洛氏,亦称陶库尔氏、陶侯咯氏,满语为Tokoro monguTokur monguTohoro mongu,属于(公元1644)满清入关前划分的新满洲部族,人数众多,无分支,姓氏为关联动词,意为“套上马具”或“把行李放在马背上”,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改汉姓为套氏、陶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锡伯族,出自明清时期辽东锡伯族博和罗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的记载:

锡伯族博和罗氏,世居虎尔哈乌喇(今黑龙江牡丹江)、奥里迷(今黑龙江鹤岗梧桐河流域)、毕歆(碧新,今俄罗斯比金西比金河口北岸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oholo Hala,汉义“套马汉子”,世居萨哈禄乌喇(今黑龙江沿岸,黑龙江古称黑水)

清朝中叶以后,锡伯族、满族博和罗氏多冠汉姓为套氏、活氏、博氏、霍氏、罗氏、陶氏、托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迁徙分布:

套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族人多以九原、兰陵、东鲁、辽东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今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山西省的太原市、忻州市,北京市,新西兰王国等地。

.郡望堂号:

1.郡望:

九原郡:亦称五原郡,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诺尔市一带。早在原始社会,巴彦淖尔境内阴山以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使用的石器多为刮削器,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鬼方、猃狁等民族游牧于此。战国时期赵国云中郡管辖达到阴山以南,林胡、楼烦等民族游牧于阴山北。秦朝时期,九原郡范围达到阴山南,匈奴民族活动在阴山以北地区。西汉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设五原、朔方二郡,朔方郡领县十(朔方、广牧、沃野、临河、临戎、三封、窳浑、呼遒、渠搜、大城、修都),其中临河县、沃野县在今临河区境内,临戎、三封、窳浑县在今磴口县境内;当时汉武帝下诏募民屯边,始有一定规模的从事耕种的农业。西汉元始二年(壬戌,公元2)朔方郡有户34338户,人口136628人。五原郡领县十六(九原、临戎、河阴、曼柏、武都、南舆、固阳、西安阳、河目、宜梁、成宜、广牧),其中河目、西安阳、宜梁、成宜等县在今乌拉特前旗境内,广牧县在今五原县境内。东汉初期,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此;东汉末年朔方郡、五原郡废。至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匈奴等民族游牧于此。北魏时期,怀朔、沃野二镇在境内有建制。唐朝初期属丰州辖境,后为中、西受降城境域。宋、辽、金、夏时期,巴彦淖尔地区东境迭次属辽、金国,西境为西夏国属地。元朝时期,阴山南属大同路云内州,阴山北属德宁路,统归中书省直辖,今磴口县则属甘肃行省宁夏路。明朝初期分属山西东胜卫和陕西宁夏卫辖境,未几皆入于北元政权。清朝时期,后套地区属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右翼后旗地;清顺治五年(戊子,公元1648)设置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今乌加河以北以东)。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公元1903)设为五原厅。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五原厅改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设绥远特别行政区,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设置临河、大佘太设治局。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设置磴口县。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绥远特别行政区改设为绥远省,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大佘太设治局、临河设治局、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绥远省在后套实行新县制,增设米仓县、狼山县、晏江县和陕坝市镇筹备处。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临河县、安北县、米仓县、狼山县、晏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陕坝镇筹备处。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19503月成立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辖五原、临河、安北、狼山、米仓、晏江县及陕坝镇。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时属乌兰察布盟。195210月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合并,改设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54年绥远省撤销,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改设为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行政区,河套行政区人民政府设在陕坝镇,辖五原县、临河县、安北县、狼山县、达拉特后旗、杭锦后旗、陕坝镇。1956年甘肃省所辖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州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巴彦淖尔盟,盟政府驻巴彦浩特市,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1958年河套行政区、巴彦淖尔盟合并,成立新的巴彦淖尔盟,巴彦淖尔盟行政公署迁至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乌达市。19697月将阿拉善左旗划出归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划出归甘肃省。1970年巴彦淖尔盟革命委员会由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迁临河,10月设置潮格旗,时巴彦淖尔盟辖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乌达市。1982年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分别更名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198412月临河县改设为临河市。2003121日国务院批准撤消巴彦淖尔盟和县级临河市,设立巴彦淖尔市和临河区,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驻临河区,巴彦淖尔市辖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五原县、磴口县和临河区。2004年国家批准改原巴彦淖尔盟为巴彦淖尔市。

兰陵郡:兰陵郡在历史上包括有临沂、济宁、氶县、枣庄诸地。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王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偪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偪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偪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正式的兰陵郡始建于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是从原东海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五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县一带地区。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兰陵郡被废黜,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到了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明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时期,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西汉高后吕雉元年(公元前187)复置鲁国,封女婿张偃为鲁元王。(公元前180)诸吕伏诛,张偃被废为侯,鲁国为鲁郡,郡治在鲁县(今山东曲阜),辖领六县:鲁、卡、汶阳、蕃、驺、薛。西汉汉文帝年(公元前179年撤销鲁国。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复为鲁国,以刘余为鲁王,后裔有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今山东济宁兖州区)。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含义: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其地归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期间,全境为后金()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东北大辽河以东地区。本书按:明朝的“九边”亦称“九镇”,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三关镇)、延绥镇(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陕西镇)、甘肃镇,史称“九边重镇”。

2.堂号:

辽东堂:以望立堂,亦称扶余堂、襄平堂、辽阳堂、凌东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庵邑堂、兖州堂、鲁国堂、东鲁堂、曲阜堂。

兰陵堂:以望立堂,亦称兖州堂、济宁堂、临沂堂、峄城堂、氶邑堂、枣庄堂。

九原堂:以望立堂,亦称五原堂、怀朔堂、云内堂、临河堂、乌拉特堂、巴彦淖尔堂。

资料有待补充。

.家谱文献:

资料有待补充。

.字辈排行:

资料有待补充。

.楹联典故:

资料有待补充。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