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展舆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邓子怡

展舆,是未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莒国君主莒废公己展舆,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己展舆,为春秋时期诸侯国莒国君主,是莒国的第十八任君主(公元前542~前541年在位),为莒犁比公己密州(公元前577~前542年在位)的儿子,史称“莒展”。

春秋时期的莒国,在第十五任君主莒纪公嬴庆继位之后(字庶其,公元前636~前610年在位),自改嬴姓为己姓,称己庆。所以,莒国的前十四任君主皆为嬴姓,后十位君主则皆为己姓。一国同宗君主世系持有两姓,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也算得是奇葩。

到了周景王姬贵三年(莒犁比公己密州三十五年,莒废公己展舆元年,齐景公姜杵臼六年,公元前542),暴虐的莒犁比公原先已经立长子己展舆为太子,既而不久又废之,己展舆遂怒弑其父自立,是为莒废公。其弟弟公子己去疾逃出投奔母亲娘家齐国。

到了周景王四年(莒废公二年,莒著丘公己去疾元年,齐景公七年,吴王馀昧姬夷昧四年,公元前541)秋,公子去疾在齐景公的支持下回国驱逐了己展舆,自己嗣位,是为莒著丘公(公元前541~前529年在位),己展舆只得出奔吴国,为吴王馀昧所接纳。由于其在位仅一年就被弟弟拉下台,故而史称其为“莒废公”。

在莒废公己展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展舆氏,以念先祖,后亦有字讹称展興氏者,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展氏、舆氏、興氏(兴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尊奉己展舆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己展舆(莒废公)

.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迁徙分布:

展舆氏复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但今已不再,族人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展氏、舆氏、兴氏,融入各氏大家庭,以姑苏为郡望,全国各地皆有分布。

.郡望堂号:

1.郡望:

苏 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苏州的历史已有四千多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勾吴”遂成为诸侯国,正式纳入西周版图。周简王元年(丙子,公元前585)姬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始有确切纪年;从姬寿梦起,吴国国势日盛,并开始与中原各国交往,跻身大国争霸的行列;周灵王十二年(辛丑,公元前560)吴国君位传至二十世孙姬诸樊,国都南迁至今苏州城址;周敬王六年(丁亥,公元前514)吴王阖闾姬光继位;周元王三年(戊辰,公元前473)越灭吴,吴地悉归越国所有;周显王三十五年(丁亥,公元前334)楚灭越,吴、越之地尽属楚国。楚考烈王元年(己亥,公元前262)楚国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江东,吴地遂成为春申君封地。战国末年,秦国在其辖境行郡县制,随着占领区的扩大,郡县制进一步推行。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壬寅,公元前223)秦军大将王翦俘楚王熊负刍,以长江以北楚国之地建楚郡,次年王翦逐次攻取楚国在长江以南之地,遂将楚郡分为九江、障、会稽三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秦统一中国,正式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吴地属会稽郡,郡治在吴国故都,并以郡治所在地设吴县,为所辖二十六县之首邑,吴县之得名自此始。秦二世元年(壬辰,公元前209)项梁、项羽在吴县起兵反秦,秦亡后,楚汉相争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梁、楚等九郡,会稽郡亦属西楚国。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攻灭项羽,汉军大将灌婴乘胜过江,攻破吴县,略定会稽,同年刘邦封韩信为楚王,会稽等郡属楚王封地;次年刘邦降韩信为淮阴候,分其封地东部会稽等三郡五十二城改建荆国,以其从兄刘贾为荆王,领会稽郡,都吴;汉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英布反汉,杀刘贾占领荆国封地;次年汉高祖平定英布之叛,废荆国仍复为会稽郡,同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会稽郡遂属吴国封地;西汉文帝前元九年(庚午,公元前171)故鄣郡并入会稽郡,郡治一度由吴县移至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与长兴县之间);七年后复治吴县;西汉景帝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刘濞谋叛伏诛,废吴国,复为会稽郡,领县二十四,吴县仍为首邑;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全国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会稽郡属扬州刺史,其时之州尚不属正式行政建置;新朝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王莽篡位建新朝,改吴县为泰德县。王莽新朝复灭后,东汉光武帝于建武元年(乙酉,公元25)复改泰德县为吴县;东汉顺帝时因会稽郡幅员辽阔,不便管理,遂于东汉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析郡地东北部另置吴郡,西南部仍为会稽郡,新置之吴郡领县十三,吴县为首邑,郡治在吴县,而会稽郡治则徙往山阴;东汉兴平二年(乙亥,公元195)孙策部将朱治攻占吴郡,入城领太守事,自此吴地一直属三国孙吴政权,领县十五,吴县为首邑。东吴孙皓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从吴郡中划出阳羡、余杭等五县与丹阳郡的数县另置吴兴郡。至西晋时期,吴、丹阳、吴兴三郡号称“三吴”。西晋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西晋灭吴统一全国,分天下为十九州,吴郡属扬州刺史;西晋太康四年(癸卯,公元283)分吴县之虞乡置海虞县;东晋咸和元年(丙戌,公元326)晋成帝封其弟司马岳为吴王,改吴郡为吴国,置内史行太守事,其后司马岳虽徙封琅琊王,但吴国之名却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南朝刘宋武帝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废吴国之名复称吴郡,曾在南方广置侨州侨郡;南朝宋大明七年(癸卯,公元463)以吴郡属侨置南徐州,次年仍隶扬州。南朝梁天监六年(丁亥,公元507)析吴郡地置信义郡;南朝梁大同年间(公元535545)置昆山县,隶信义郡;南朝梁大同六年(庚申,公元540)改海虞县为常熟县,从此昆山、常熟二县得名;南朝梁太清三年(己巳,公元549)侯景作乱攻陷郡城,改吴郡为吴州,次年又恢复原置。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戊寅,公元558)割吴郡所属海盐、盐官、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后又割钱唐、富阳、新城等县置钱塘郡;割建德、寿昌、桐庐等县属新安郡。吴郡辖地骤减,仅领吴、昆山、常熟、嘉兴四县;南朝陈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析扬州地增置吴州,以原属扬州的吴郡、钱塘郡等改隶吴州,于是吴州、吴郡、吴县三级治所同驻一城。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灭陈后废吴郡建置,以城西有姑苏山之故,易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下辖吴、昆山、常熟、乌程、长城五县;隋开皇十一年(辛亥,公元591)因反叛骚乱频繁,危及苏城安全,故杨素于苏城西南横山(七子山)与黄山之间另筑城廓,州、县治悉移新廓,至今该处地名仍称新郭;隋大业元年(乙丑,公元605)复苏州为吴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又改州县制为郡县制,吴州复称吴郡。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复吴郡为苏州;唐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将隋代迁出的州、县治迁回原址;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分全国为十道,苏州属江南道;唐开元二十一年(癸酉,公元733)分江南道为江南东、西二道,苏州属江南东道;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改苏州为吴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复称苏州,并改隶浙西道,节度使署也驻苏城;唐大历十三年(戊午,公元778)苏州被升为江南地区唯一的雄州;唐光化元年(戊午,公元898)苏州成为吴越国的领地,改称中吴府。后梁开平三年(己巳,公元909)吴越王钱缪分吴县南部地另置吴江县,吴江建县自此始。后唐同光二年(甲申,公元924)钱缪又奏请升中吴府为中吴军,设节度使,领常、润等州,直至宋初未有变易。北宋太祖开宝八年(乙亥,公元975)吴越王钱俶改中吴军为平江军,隶江南道;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戊寅,公元978)吴越纳土归宋,恢复苏州建置,转属两浙路转运使;北宋政和三年(癸巳,公元1113)敕升苏州为平江府,属江南道浙西路,于是苏州又有平江之称;北宋宣和五年(癸卯,公元1123)置浙西提举司;北宋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置浙西提点刑狱司,治所均在平江城。元朝时期始行行省制,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设江淮行省,置浙西路军民宣抚司,次年即改宣抚司为平江路,属江淮行省,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升平江路为达鲁花赤总管府;元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划江而治,江南设江浙等处行中书省,苏州属之。元元贞元年(乙未,公元1295)升昆山、常熟、吴江、嘉定四县为州;元至正十六年(丙申,公元1356)张士诚入据平江,建大周政权,一度改称隆平府,次年张士诚接受元朝封册,复改为平江路。明太祖吴元年(丁未,公元1367)改平江路为苏州府,隶江南行中二书省;明永乐十九年(辛丑,公元1421)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以江南为南直隶省,苏州府属之。清朝以后改南直隶为江南省,置左、右两布政使,苏州仍称府,属县不变,隶右布政使;清顺治十八年(辛丑,公元1661)将右布政使自江宁移驻苏州;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升太仓州为直隶州;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分江南省为安徽、江苏两省,于是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苏州府治和长、元、吴三县县治同驻苏州一城;清咸丰十年(庚申,公元1860)太平天国李秀成进驻苏州,以苏州为省会,建苏福省,实行省、郡、县三级制;清同治二年(癸亥,公元1863)清军攻陷苏州,恢复建置如旧;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公元1906)以太湖西山置靖湖厅,隶苏州府;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 10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5日苏州宣布独立,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自称苏军都督,设都督府于苏州,123日改苏军都督为江苏都督,实行军民合治,称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府所设苏州。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1月废苏州府,复将长洲、元和二县及太湖、靖湖二厅并入吴县,同时将震泽县并入吴江县,昭文县并入常熟县,新阳县并入昆山县,从此地称苏州,建置称吴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实行省、道,县官制,分一省为数道,于苏、常之地设苏常道,治所苏州,吴县属之;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4月国民政府建都南京,江苏省会迁至镇江,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同年6月成立苏州市政筹备处。次年11月,县、市分治,在苏州市政筹备处基础上,正式建立苏州市;民国十九年(庚午,公元1930)5月江苏省政府以紧缩开支为由,又撤销苏州的市级建置,复并入吴县。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江苏省分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的派出机构,吴县属于第三区,区署设苏州,同年12月第三区改称无锡区,区署置无锡;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无锡区改称第二区,仍隶吴县;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日寇发动侵华战争,1119日苏州沦陷。次年5月日伪江苏省政府在苏州成立,管辖苏南地区十六个沦陷县城,吴县属之;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中国共产党在苏南东路地区领导坚持抗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将东路地区先后划分为三个级六个行政区,苏州均隶属于苏南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9月苏州县人民抗日自卫会在常熟东塘市成立。次年2月苏州县政府成立,苏州县人民自卫会撤销,由于日伪残酷清乡,民主政权相继撤销。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7月在苏两北行政办事处的基础上,吴县抗日民主政权恢复成立,8月抗日战争胜利,伪江苏省消亡,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苏州仍称吴县,隶属江苏省江南行署。后江南行署撤销,又隶属第二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直至解放。1949427日苏州解放后,下设十三个镇人民政府,同年9月改设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公所。19505月各区公所撤销,由公安部门接管。195111月初经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市政府决定按原区公所辖区建立东、南、西、北、中五个区。19531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苏州市为省辖市,设立苏州专区,辖常熟市和常熟、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无锡、宜兴、江阴、太湖办事处一市八县一处,专署驻苏州市,设立松江专区,辖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嘉定、川沙、松江、宝山、嵊泗、上海十县,专署驻松江,同年太湖办事处改为震泽县,苏州专区辖一市九县,626日嵊泗县划归浙江省领导。1954年常熟市改为省直辖市,并仍接受苏州专署督导。1956年将宜兴县划归镇江专区,原辖镇江专区的武进县划入苏州专区,辖九县。1958825日原由省直辖的苏州市划归苏州专区领导,撤销常熟市并入常熟县,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武进县划归常州专区,48日撤销松江专区,所属的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六县划入苏州专区,412日原江苏省松江专区管辖的嘉定、宝山、上海三县划归上海市管辖,1121日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六县划归上海市管辖,苏州专区辖一市七县。1960年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1961年设立沙洲县。1962年苏州市改为省辖市,原由无锡市领导的无锡县划入苏州专区,辖八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苏州地区的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沙洲县划归苏州市领导,常熟县撤销,改设常熟市,苏州市共辖一市五县四区。19869月起经国务院批准,先后撤销沙洲、昆山、吴江、太仓四县,改设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四市,苏州市共辖五市一县四区。1993年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198331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撤销苏州地区,将原属苏州地区的江阴、无锡二县划归无锡市,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划归苏州市,苏州市领五县一市。1983年撤销常熟县,改设常熟市。1986年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1989年撤销昆山县,改设昆山市。1992年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1993年撤销太仓县,设立太仓市。1995年撤销吴县,设立吴县市。2001年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同年撤销吴县市,分设吴中区、相城区。2012年撤销苏州市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合并设立苏州市姑苏区;撤销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苏州城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期原来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2.堂号:

苏州堂:以望立堂,亦称阖闾堂、姑苏堂、吴都堂、吴中堂、东吴堂、吴门堂、平江堂。

资料有待补充

.家谱文献:

资料有待补充

.字辈排行:

资料有待补充。

.楹联典故:

资料有待补充。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