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境内古渐水,属于以河流名称为氏。
渐水,亦称涉水、潜水、涔水,古江水名称,其在史籍《左传》、《史记》中皆称作“渐水”,其主要河段流经楚国的荆州江陵汇入汉水,当地人称之为“潜江芦河”。
春秋时期,楚国王室在渐水边构筑了一座倚江楼阁,名曰“渐台”,其地理位置就在今湖北省的荆州市江陵县东部渐水入汉水的交汇处江边。有一年,楚昭王熊壬(公元前516~前489年在位)出游行猎,将夫人贞姜就留在渐台之上,相约等待楚昭王发信符召集方离开渐台。不料长江突发大水,洪水涌至渐台,将渐台冲毁崩塌,那夫人贞姜坚持守约留在渐台上拒不离开,等待楚昭王的信符,结果被洪水吞没溺亡,留下了“贞姜守约”的千古寓言。
在古渐水两岸的住民中,有以河流名称为姓氏者,即称渐氏,至先秦末期的秦王嬴政二十四年(楚王熊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秦王政发动了吞灭楚国之战,楚国灭亡,其境内的该支渐氏族人遂弃离故乡四散迁逃,改以“渐去水”为姓氏,称斩氏,以念故土,其姓氏读音仍作jiàn(ㄐㄧㄢˋ),世代相传至今,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武陵郡古渐水,属于以河流名称为氏。
渐水,汉朝时期的古河流,亦称澹水、兴水、鼎水,属于洞庭湖水系的沅水支流,发源于丹阳黟南(今安徽黟县东岳山),东南向流经武陵郡北部(今湖南常德),汇入云梦(今洞庭湖水系)的支流沅水,今称作“渐江”。
这条古渐水在典籍《说文解字》中的记载为:“水出丹阳黟南蛮中,向东流入大海”,在史籍《汉书·地理志·武陵郡素县》中也有记载:“渐水东入沅。”
在古代渐水两岸的住民中,有以河流名称为姓氏者,即称渐氏,至南北朝时期的南朝陈文帝陈蒨天嘉元年(北朝周明帝宇文·毓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南朝陈与北朝周两大势力之间爆发了著名的“湘州之战”(今湖南长沙),南朝陈的太尉侯瑱(字伯玉,公元510~561年)、北朝周的军司马贺若敦(公元?~565年待考)在湘州地区展开激战,战争殃及武陵地区,该支渐氏族人为避战乱,遂弃离故乡向西南黔境迁徙,改以“渐去水”为姓氏,称斩氏,以念故土,其姓氏读音作zhè(ㄓㄜˋ),世代相传至今,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源流三
源于地名,出自汉唐时期皇家园林渐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下诏在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构筑章宫,宫依太液池,又在池中建有一座人工渐台,高有二十余丈,因台在水中,故而汉武帝取其名为“渐台”。
两汉之际新莽王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农民起义军发动了“昆阳之战”(今河南叶县),汉更始帝刘玄(字圣公,公元?~25年待考)顺势发动了击灭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之战,当时汉更始帝属下大军兵从长安城的宣平门攻入城内,王莽就逃至渐台藏匿,结果终为众汉兵所围杀。
到了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公元斩627~649年在位)重新在龙首塬北坡下的长安大明宫北部开挖修缮了一座皇家池苑,也称作“太液池”,亦称“蓬莱池”,池中也构筑了一座人工楼阁,高有三十来丈,亦称“渐台”,其地理位置在今陕西省的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乡孙家湾村南部。
在汉唐时期太液池渐台中服役的侍卫、宫娥、仆役中,皆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即称渐台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渐氏、台氏,至唐末五代时期,该支渐氏族人离开长安大明宫四散迁逃,改以“渐去水”为姓氏,称斩氏,以念故朝,其姓氏读音仍作jiàn(ㄐㄧㄢˋ),皆世代相传至今,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三.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斩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族人多以京兆、鼎州、竟陵、汴梁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今山东省的烟台市福山区、河南省的开封市尉氏县、贵州省的六盘水市水城县等地。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京 兆:亦称京畿、京师、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并不是一个郡,而是汉朝以后中央政府所在地域的行政大区称谓,“尹”为京畿所在地最高行政长官,如同今北京市市长。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魏文帝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魏文帝封皇子曹礼为秦公,以京兆为国;曹魏黄初三年(壬寅,公元222年)又改名为京兆国;曹魏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魏明帝封皇子曹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地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其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这五个政权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设其为京兆郡(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但另建新城,称“大兴城”。唐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唐高宗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国时期和元朝时期皆在陕西置京兆府(路),但其“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民国初期的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国以前“京兆”之意,后民国政府废黜“京兆”之称。要特别注意的是:“京兆”并非仅指隋唐时期的陕西长安地区,凡历朝历代由中央政府直辖的都城周边地区,皆可称为“京兆”。例如,秦朝时期的咸阳,汉朝时期的长安,三国时期的许昌、成都、南京,辽国时期的临潢,唐朝时期的洛阳,北宋时期的开封,金国时期的会宁、燕京、汴梁,南宋时期的杭州,元朝时期的大都,明朝时期的南京、北京,清朝时期的北平,民国时期的南京等,皆为京兆。
鼎 州:亦称武陵、朗州,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公元前三十万年,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四十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澧县彭头山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九千年前,常德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距今七千多年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时期生产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制的斧、凿等砍伐用具和鱼网坠,并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生产简单的饮食器皿。距今六千五百多年的安乡汤家岗遗址,反映了常德当时以母性为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生活。距今无前多年的安乡划城岗遗址,是常德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有力证明。这时期生产工具大为改进,石器钻孔、切割和抛光技术比较成熟,陶器普遍采用慢轮修整。商周时期,常德境内人丁兴旺,经济繁荣。全市共有商周时期遗址五百五十多处,出土物有镞、簪、鱼钩、熔铜炉等。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社会变革时期,常德境内有上千战国墓,有澧县鸡叫城、桃源菜菱城、临澧宋玉城等战国时期的城址。常德(今常德市、县)在历史上有过临沅县、武陵县、常德县等名称,先后隶属于武陵郡、建平郡、武州、沅州、朗州、嵩州、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武陵道、常德专区等县以上行政机构。楚顷襄王二十二年(甲申,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东筑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开始。秦始皇元年(庚辰,公元前221年)分天下置三十六郡,在黔中郡内置临沅县。黔中郡治在沅陵西境,临沅县治在今常德市区内。西汉初时期,仍称临沅县。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郡治驻义陵(今溆浦)临沅县属武陵郡。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州,武陵郡属荆州。新莽时期(公元9~23年)改临沅县为监沅县,改武陵郡为建平郡。东汉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0年)监沅县复称临沅县,建平郡复称武陵郡。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50年)武陵郡治移驻临沅县,此为设常德郡治之始。同时分临沅县沅水以南之地另置沅南县。东汉阳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荆州刺史改治汉寿(今常德县断港头乡)。东汉建安十三年(戊子,公元208年)武陵郡为后蜀攻占。东汉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214年)刘备与孙权分荆州,武陵郡属刘备,临沅县仍属武陵郡。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孙吴夺取荆州,武陵郡属吴。三国时仍之。两晋时期,临沅属荆州武陵郡,郡治在临沅县,州治在武陵。南北朝宋、齐时代,临沅县属郢州武陵郡。南朝陈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合荆州、郢州各一部没武州,临沅县属武州武陵郡。陈太建七年(乙未,公元575年)武州改名沅州,临沅县属沅州武陵郡,陈代的郡治、州治均设于临沅县。隋朝初期实行州县二级制。隋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临沅、汉寿、沅南三县合并,改为武陵县,是为武陵县之始,直到中华民国二年改名常德县,武陵县一名沿用了一千三百三十四年。同年,武陵郡改名嵩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改置为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常德)辖武陵、龙阳二县,州治在武陵县。隋大业初年又改朗州为武陵郡,仍辖原武陵县、龙阳县。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废武陵郡置朗州。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朗州属江南西道。唐天宝元年(甲子,公元724年)又改朗州为武陵郡,改属山南东道。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又复为朗州。五代时期,武陵县隶于楚的朗州。宋朝初年,武陵县隶于朗州,属荆湖北路。宋乾德元年(癸亥,公元963年)武陵县西境置桃源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壬子,公元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宋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升鼎州团练为常德军节度使。“常德”取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于此。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改鼎州军为常德府,武陵县为其属县。自南宋绍兴元年(辛亥,公元1131年)始,为荆湖北路安抚使治所。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设常德府安抚司。元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改为常德路总管府,属湖广行中书省,领武陵县、桃源县、龙阳县、沅江县。元至正二十四年(甲辰,公元1364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军队攻克湘北,又改常德路为常德府,仍领上述四县。明朝时期,武陵县为常德府治,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甲辰,公元1664年)分置湖南布政使司,常德为湖南布政使司岳常澧道常德府,至清查朝末期,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永定五县。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武陵县为常德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于常德城设置武陵道。民国五年(丙辰,公元1916年)撤销武陵道,常德县改隶湘江道。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撤湖南道制,仅存省、县两级,常德县属湖南省直辖。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湖南分为九个行政督察区,常德县属第二区,专员公署驻常德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全省改设十个行政督察区,常德为第四区。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7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常德城。1949年设常德专区,专署驻常德县。辖常德、临澧、澧县、安乡、南县、华容、桃源、慈利、石门等九县。1950年由常德县析置常德市,由澧县析置津市市,常德专署驻常德市,辖两市、九县。1952年原益阳专区所属益阳市及益阳、沅江、安化、汉寿、桃江(驻桃江镇)五县划入常德专区,辖三市、十四县。1953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辖。1958年常德、益阳、津市三市划归常德专署领导。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县领导;益阳市交由益阳县领导;津市市交由澧县领导。1961年常德县领导的常德市、益阳县领导的益阳市、澧县领导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专署领导。1962年将益阳市及益阳、华容、沅江、南县、安化、桃江等六县划归益阳专区,常德专区辖两市、八县。1963年撤销津市市,并入澧县,常德专区辖一市、八县。1970年常德专区改称常德地区,地区驻常德市。辖常德市及常德(驻常德市)、临澧、澧县、安乡、汉寿、桃源、慈利、石门等八县。1979年恢复津市市,常德地区辖两市、八县。1988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8]18号)文件,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常德市升格为地级市。常德市设立武陵、鼎城两区。武陵区的范围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县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门桥四个镇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岗、河洑、芦获山五个乡;原常德县其余的三十六个乡镇为鼎城区的行政区域。常德市辖桃源、石门、灃县、汉寿、慈利、临灃、安乡七县。津市市由省直辖。截至2004年12月31日,常德市辖两个市辖区、六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全市共有十个街道、一百零四个镇、一百零六个乡。
竟陵郡:今湖北省天门市一带。古为凤国地,春秋时期为郧国之地,战国时期为楚国的竟陵邑。秦朝始皇帝统一中国后置为竟陵县,秦、汉时期的竟陵县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北。竟陵郡始建于西晋元康九年(己未,公元299年)是由江夏郡分置的,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钟祥),其时辖地在今钟祥、天门、京山、潜山、沔阳等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略为更动竟陵县治所在,位于今湖北潜江西南。南北朝时期齐国以后,其辖境渐小,治所屡更,北魏时期改名为石城。梁末撤销。北周时期再置竟陵县,在今湖北天门旧县东北。竟陵郡在隋朝时期称郢州,而今湖北天门之竟陵县当时在复州沔阳郡内。唐朝时期为复州竟陵郡。五代后晋时期,改竟陵县为景陵县。到了清雍正四年(丙午,公元1726年)满清政府避康熙大帝的陵寝名“景陵”之音讳,遂改竟陵县为天门县,因其县西北有天门山,故名。天门县在1949年隶属荆州专区,1970年隶属荆州地区,1987年撤县置县级市,1993年定为省直管市。竟陵地区位处江汉平原,一马平川,北倚大洪山,南挽汉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上名人辈出,例如有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群体“竟陵八友”(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埀、陆游)、明朝时期的文学流派“竟陵派”等。
开封府:古称梁、大梁、汴、汴梁,简称汴;亦称杞邑,简称杞;为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的周平王二十八年~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魏惠成王七年(丁巳,公元前364年)从山西安邑迁都至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从此有“开封”之称。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后晋天福三年(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到了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重设开封府,清末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迅速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2.堂号:
鼎州堂:以望立堂,亦称武陵堂、朗州堂、常德堂。
竟陵堂:以望立堂,亦称郧国堂、郢州堂、景陵堂、八友堂、天门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杞邑堂、陈留堂、启封堂、大梁堂、汴梁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称常安堂、京师堂、京畿堂、秦公堂、大兴堂、十三都、八水堂。
资料有待补充。
六.家谱文献:
资料有待补充。
七.字辈排行:
资料有待补充。
八.楹联典故:
资料有待补充。
热门资讯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