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
源流一
源于芈姓,出自上古时期有熊氏部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有熊氏,是古代史传中上古华夏部落中的一个氏族部落,因聚居在有熊(今河南新郑),建立了有熊氏方国,故而后世以“有熊氏”相称。
历史上,以有熊氏作为氏族称谓,始于该部落首领姬芒(少典氏,公元前4513~前4476年在位)。古史中相传的炎帝姜石年(神农氏,公元前3157~前2998年在位)、黄帝公孙朂(轩辕氏,公元前2697~前2598年在位),都是有熊氏部落首领少典氏的后代,皆属于有熊氏的分支。
黄帝的孙子为颛顼帝(高阳氏),其后代中有陆终,陆终生子六:“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季连得芈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记其氏。”就此分衍有一支芈姓,为荆楚之国的先祖。
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周(庄子,字子休,公元前369~前275年)在《庄子》中记载有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瞻子,魏国的中山公子曾与瞻子有一段对话: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柰何?”(身在江湖之上,而心念念不忘朝廷,怎么办呢?)
瞻子曰:“生。重生则利轻。”(重视生命,就要轻视利禄。)
中山公子牟曰:“虽知之,未能自胜也。”(我虽然知道这些,但就是不能克制自己。)
瞻子曰:“不能自胜则从,神无恶乎?不能自胜而强不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不能克制自己就随从心意去做,心神不必厌烦。不能克制自己而又勉强不随从自己的心意,就叫双重伤害。受双重伤害的人,就不能与长寿的人并列了。)
瞻子所说的“神无恶乎”,就是心神能不厌恶这种意识心思吗?特指眷恋朝廷名利富贵的心思,而“重伤”是指“双重伤害。”
中山公子名叫魏牟,是魏国君主魏文侯魏斯(公元前445~前396年在位)的儿子。魏文侯在周威烈王姬午十八年(魏文侯魏斯三十九年,中山武公厘恺六年,公元前408年)发动了击灭中山国之战,之后将中山之地敕封给儿子魏牟,故而称其为“中山公子牟”。
作为魏国君主之子,魏牟的名誉、地位、财富均不缺少,但他却想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于是他隐居岩穴,比平民百姓生活得更为艰苦,虽然没有达到得道的目的,但可以说是有了得道的愿望了。这就说明了名誉、地位和财富并不是人生的真正道路,而只是一种目标。目标达到了,但人生道路并不确定。所以,魏牟就想放弃名誉、地位、财富,而致力于寻找人生道路,虽然他并没有完全放下,但起码他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这就是著名的“中山公子牟与瞻子对话”,这说明瞻子确有其人,其先祖为西周时期古荆国第六任君主熊瞻(公元前980~前970年在位)。实际上,熊瞻本名芈黵,为君主之后称熊黵,因其父亲、第五任荆国君主熊艾二(公元前1006~前981年在位)尚黑,故而为子取名“黵”,其名后来字讹为“瞻”。
瞻子,就是熊瞻的后裔,为楚国人,他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即称瞻氏,“子”是对学问道行极高之人的尊称,其名亡佚,但“中山公子牟与瞻子对话”是其道家学派的重彩之笔,道出了道家学说的核心内涵。
在瞻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瞻氏,其姓氏读音作dǎn(ㄉㄢˇ),世代相传至今,尊奉瞻子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上古时期黄帝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上古时期,舜帝伊祁放勋(虞舜,公元前2355~前2258年在位)继位之后,敕封先祖黄帝公孙朂(轩辕氏,公元前2697~前2598年在位)的后裔子孙于詹邑(今陕西西安临潼区),其遂指地为姓氏,即称詹氏。
古詹邑,以其境内拥有詹山而名。实际上,古詹山是“詈山”的讹称,也就是后世所称的“骊山”,其地理位置在今陕西省的西安市临潼区南部,是古代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为燕山晚期地质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内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
后来在两周之际,詹氏族人为避犬戎灭西周之乱而离开詹邑,举族南下迁徙至古鄂州葛山落居。
葛山,原名石山,位于今湖北省的鄂州市石山、泽林二镇之间,距鄂州市七公里,其山海拨并不高,仅有一百六十二米,但在东晋时期以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一代文化宗师葛洪(字稚川,公元284~364年)在此山烧炉炼丹并设观传道而立名“葛山”,且其周边有三十余座大小山峰围护瞻望而著名天下,后世号称其为“道家圣地”,故而詹氏族人遂改称为“瞻葛氏”。
瞻葛氏族人后有在隋唐时期简笔为詹葛氏者,后在明朝初期省文简改为单姓瞻氏、詹氏、葛氏,其中瞻氏的姓氏读音作zhān(ㄓㄢ),皆世代相传至今,尊奉黄帝公孙朂为得姓始祖。
例如,著名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夫詹葛祁(瞻葛祁),即源自该支瞻葛氏家族。
源流三
源于大食国,出自元朝时期西域大食国人瞻思,属于以先祖名号汉化为氏。
大食国人,亦称大思国、大寔国、多氏国,是唐宋时期人们对西域伊朗语穆斯林地区阿拉伯帝国(公元632~1258年)的专称。
南宋理宗赵昀淳祐十二年(大蒙古汗国孛儿只斤·蒙哥汗二年,公元1252年),蒙哥汗派遣成吉思汗之孙孛儿只斤·旭烈兀西征,他率领蒙古军队洗劫了波斯、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并于南宋宝祐六年(大蒙古汗国蒙哥汗八年,公元1258年)摧毁了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接着又在南宋景定元年(大蒙古汗国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攻占了叙利亚的首府大马士革。当时,除了少数技艺高超的工匠外,巴格达全城居民九万余人都被屠杀,为了不让皇族的鲜血玷污战刀,巴格达哈里发被裹在地毯里有蒙古骑兵的战马踩死,阿拉伯帝国就此灭亡。
到了元朝时期,故大食国学者瞻思(ژوئنفکرکن,字得之,公元1278~1351年),其祖父鲁坤(لوکون)随蒙古军东迁,顶居于丰州(今内蒙呼和浩特白塔镇),窝阔台汗时官至真定、济南等路监榷课税使;其父亲斡直(راستبرو)则拜汉人儒生为师,不乐仕途;到了赡思九岁时,十分喜爱汉学,每日能记诵儒家经传达千言。到了二十岁弱冠之年,他拜正奉大夫王思廉(字仲常,公元1238~1320年)为业师,定居在真定(今河北正定)。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延佑元年(公元1314年),诏行科举,有人劝他就试,赡思却笑而不应。不久,侍御史郭思贞、翰林学士承旨刘赓、参知政事王士熙联名上章推荐赡思。
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赡思以遗逸名义征至上都,元仁宗于龙虎台召见,甚得宠幸。当时宰相倒刺沙(公元?~1328年待考)擅权,西域人皆阿附,唯独赡思避而不见,倒刺沙屡次派人征召,赡思乃以奉养父祖为由,弃官辞归真定。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贴睦尔至顺元年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召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元文宗在奎章阁召见,问赡思有何著述。次日,呈《帝玉心法》,元文宗见而称善。又
下诏令参预修纂《经世大典》,因与诸儒意见不合,请求离去,元文宗命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挽留,赡思以母亲年迈为由,力辞,乃赐钞放还。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瞵质班至顺四年(公元1333年),赡思被任命为国子博士,适遭母丧而未赴任。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以瞻思为色目人复予起用。
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上拜赡思为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他针对当时朝政腐败情况,密封上达奏章,提出十条意见:“法祖宗、揽权纲、敦宗室、札勋旧、惜名器、开言路、复科举、罢卫军、一刑章、宽禁纲”。当时正值权奸蔑儿乞·伯颜(公元1280~1340年)乱政,赡思的忠耿之言震惊朝堂。侍御史赵承庆慨叹:“御史所言,切中时弊,实乃天下百姓之福也。”时有赡思的亲属为陕西行省执政,为非作歹,赡思罗列其罪状,予以查办,该执政乃弃职夜逃,恰逢朝廷下诏,勿予逮捕问罪,赡思仍杖罚其所宠幸之人。后在巡察云南时,查办违法省臣,该省臣即挂印而去,远近为之震慑。
到了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瞻思病逝于家中,终年七十四岁。元顺帝赠其为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为恒山郡侯,赐谥号为“文孝”。
瞻思对经学、史学、天文学、地理学、历算、水利工程学等皆有所研究,并多有著述,诸如《老庄精诣》、《河防通议》、《西国图经》、《金哀宗记》等,现存有《河防通议》。
在瞻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瞻思氏,以念先祖,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瞻氏、思氏,其中瞻氏的姓氏读音作zhān(ㄓㄢ),逐渐融入汉族,皆世代相传至今,尊奉瞻思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辽东女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满族大辞典》、《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的记载:
⑴.满族喜瞻氏,满语为Sija Hala,汉义“熔炉”,世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岸。清朝中叶以后,满族喜瞻氏所冠汉姓为瞻氏、卢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嘉瞻氏,满语为Giyajan Hala,世居黑龙江伯力地区。清朝中叶以后,满族嘉瞻氏所冠汉姓为瞻氏、贾氏、佳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属于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氏部落,或称吾古孙氏、乌孙氏,以部为氏,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区、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区等地,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瞻氏、孙氏、邬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查氏、敦氏、吉氏等。其中瞻氏的鼻祖为一等男爵乌苏·吉瞻,满洲镶白旗人,其后裔子孙有在清朝中叶以后,以先祖名字尾音为汉化姓氏者,即称瞻氏,世代相传至今。
⑷.满族瞻楚浑氏,满语为Jancuhun Hala,汉义“甘甜”,属于卦尔察女真,世居黑龙江北岸卦尔察双城卫(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斯克),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瞻氏、詹氏、楚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满族瞻氏族人的姓氏读音皆作zhān(ㄓㄢ)。
得姓始祖:瞻子、瞻葛祁、瞻思。
三.各支始祖:
资料有待补充。
四.迁徙分布:
瞻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族人多以南海、江夏、赵国、伯力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今黑龙江省黑龙江两岸,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正定县、邯郸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湖北省的武汉市武昌区、荆州市潜江县,广东省的广州市,俄罗斯联邦滨海区等地。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南海郡: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置郡,广东旧广州、韶州、潮州、惠州、肇庆、南雄诸府州及高州府北境、广西旧平乐府东境、梧州府东南境皆其地,郡治番禺,即今广东省治,汉亦置郡于此,三国吴以后兼为广州治,隋郡废。后复置,唐废;寻复置,又废,宋曰广州南海郡,元以后废。南海郡的治所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市区。秦朝平定岭南后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南海郡下辖四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另一说为六县(番禺、四会、博罗、龙川、冽江、揭阳),郡治在番禺(即今广州),主体范围在今广东、海南和广西东南部。汉武帝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国,把岭南三郡析为九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设交趾刺史部。南海郡治番禺县,领番禺、中宿、博罗、龙川、四会、揭阳六县。西汉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月改为交州,南海郡隶交州。三国孙吴黄武五年(丙午,公元226年),交州分为交、广两州,南海郡隶广州。隋朝仁寿元年(辛酉,公元601年)改番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又改为南海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广州为南海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复郡为州,南海郡又改广州。宋朝时期,称广州为南海郡,辖境扩至海南岛及南海海疆。元朝以后逐渐废除。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期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时期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梦西南)。西晋灭东吴之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湖北省的武汉市及其附近一带。隋朝时期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朝时期江夏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此后经宋迄明、清,均为历代州府治所。两宋时期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南宋抗金将领岳飞就驻防鄂州八年,并在此兴师北伐。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的治所。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明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明末清初,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称为“楚中第一繁盛”,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清朝末年,汉口建制为夏口厅,使武汉三镇之名贯于清、民国,三城鼎足雄峙更属罕见。清咸丰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增辟的十一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清咸丰十一年(辛酉,公元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这些租界独立于中国政府管辖之外,在界内分别设置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等迥异于清朝政治体制的管理机构。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同属江汉道;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湖北省在武昌设立市政筹备处;民国十五年(丙寅,公元1926年)改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夏口县与汉阳县城区并为汉口市;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1月1日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国民政府命令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临时首都,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武昌市政厅撤销,三镇首次统一行政建制;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汉阳县城划出,汉口仍为特别市,汉口为省辖市,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组建武昌市政委员会;民国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4月武昌市政委员会改为武昌市政筹备处;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10月1日武昌市政府成立,市辖区范围:东北至任家路,西南至白沙洲,东南至洪山口,西北至长江中线,辖中正、大朝街、宾阳、粮道街、胡林翼、积玉桥、金白洲、徐家棚八个镇公所,12月1日将镇公所改区,汉阳城区划归武昌市管辖。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0年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为其驻地。1954年改湖北省辖市,为省人民政府驻地。1959年原孝感专区所属孝感、通城、应山、蒲圻、大悟、嘉鱼、黄陂、汉阳、武昌、汉川、咸宁、应城、通山、云梦、崇阳、安陆等十六县划归武汉市领导。1960年撤销通城县,并入崇阳县,撤销嘉鱼县,并入武昌县;撤销蒲圻县,并入咸宁县,撤销云梦县,并入安陆县,总辖十二县。1961年将孝感、应山、大悟、黄陂、汉阳、武昌、汉川、咸宁、应城、通山、崇阳、安陆等十二县划归孝感专区。1979年原属咸宁地区的武昌县和原属孝感地区的汉阳县划归武汉市领导。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将孝感地区的黄陂县,黄冈地区的新洲县划归武汉市。1984年设立武汉市汉南区。1992年9月12日民政部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武汉市蔡甸区,区人民政府驻蔡甸镇。1995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区人民政府驻纸坊镇。
赵 郡:亦称邯郸郡、赵州。汉高帝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将原秦朝邯郸郡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邯郸)。东汉建安十七年(壬辰,公元212年)改为赵郡,辖地在今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市赵县、邯郸市一带地区。三国曹魏太和六年(壬子,公元232年)复为赵国,治所由邯郸移房子(今河北高邑县西南)。西晋末年复为赵郡。东晋十六国时战乱四起,群雄争霸,疆域分割,赵郡数易其主:东晋永嘉二年(戊辰,公元308年)刘渊迁都乾阳(今山西临汾),国号汉,赵郡归刘氏,治所在平棘(今河北赵县固城村);石勒据襄国(今河北邢台)时称后赵,后赵高祖明帝石勒明帝九年(丁亥,公元327年)置赵郡,治所在房子(今河北高邑);慕容隽建前燕政权时赵郡又属慕容氏;苻坚灭前燕建前秦政权,在前秦建元十八年(壬午,公元382年)赵郡为符氏所有;慕容垂建后燕政权后,后燕建兴十年(乙未,公元395年)赵郡复归慕容氏;慕容垂之子慕容宝立,拓跋硅夺并州(今山西太原),围中山,取常山诸郡,赵郡治所由房子移回平棘,遂归北魏政权。隋朝时期文帝进行了行政建置改革,把南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改为州县两级制,其后又改为州、县两级制,在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罢赵郡为赵州,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又将赵州更名栾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赵郡。一直到唐武德初,罢赵郡为赵州。宋朝时期尊崇赵为国姓,北宋大观三年(己丑,公元1109年)升赵州为庆源军节度;北宋宣和元年(己亥,公元1119年)升为庆源府,治所在平棘,属河北西路,下辖七县:平棘、宁晋、高邑、柏乡、赞皇、临城、隆平了北宋靖康二年(丁未,公元1127年)庆源府为金所辖。金天会七年(己酉,公元1129年)庆源府改为赵州;金天德三年(辛未,公元1151年)赵州更名沃州,“取水沃火之义”,属河北西路,辖县不变。金正大二年(乙酉,公元1225年)沃州归蒙古汗国所有;南宋端平元年(甲午,公元1234年)置永安州,治所在藁城,辖平棘县;南宋端平二年(乙未,公元1235年)废永安州,平棘县改隶赵州,为州治。明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省平棘县入赵州,为真定府辖,领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赞皇六县。清初赵州属真定府,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农历6月升赵州为直隶州,即直隶赵州,割赞皇归正定府,辖县有柏乡、隆平、高邑、临城、宁晋。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农历10月废府,州改省、道、县三级制;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2月赵州改为赵县,隶属冀南道;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冀南道改为大名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废道,赵县直隶于河北省。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12月14日日寇在北平成立伪政权“华北临时政府”,赵县属河北省第十三区;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月1日成立伪河北省公署,赵县归冀南道冀中区;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5月赵县抗日游击政府成立,属冀南四专署领导,当年10月赵县城南沙河店、东西杨村一带和元氏、高邑部分地区,建立赵元高边区县,归冀南四专署领导;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7月改赵元高边区县为赵元宁联合县,归冀中七专署领导;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公元1943年)3月为纪念陈翕儒英勇就义,改赵元宁县为翕儒县,领属关系不变;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2月赵县与翕儒县合并,恢复原赵县,属冀中区六专区;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5月,赵县属冀中十一专区;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赵县划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赵县仍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12月20日撤销赵县,并入宁晋县,属石家庄专区。1961年7月9日恢复赵县,原栾城县部分辖区并入赵县,隶属石家庄市。1962年1月赵县栾城分别设县。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赵县。
巴 林:即著名的伯力地区,是清朝前期中国东北边疆重镇之一,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东岸,今为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区,亦称作勃利、剖阿里、颇里、婆离、博和哩、波力、伯利等,系女真语同一词“bori”的不同汉语音译,汉义“豌豆”。唐朝时期,伯力为黑水都督府驻地,唐开元十年(壬子,公元772年)设置勃利州。辽国时期为五国部之一的剖阿里所在地。金国时期为胡里改路(今黑龙江依兰)辖地。元朝时期属水达达路管辖。明朝时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在其附近的希禅屯置有喜申卫。清朝时期先后由三姓副都统、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管辖。清咸丰八年(戊午,公元1858年)沙皇俄国在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后,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军到达,以此地作为俄国西伯利亚第十三边防营的屯营地,建立军事哨所,并以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头目哈巴罗夫的名字将伯力命名为哈巴罗夫卡。清咸丰十年(庚申,公元1860年)沙俄再次强迫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整个伯力地区被沙俄割占。清光绪九年(癸巳,公元1893年)沙俄又将哈巴罗夫卡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从2008年开始,力的黑瞎子岛南部归还中国政府。
2.堂号:
江夏堂:以望立堂,亦称安陆堂、云梦堂、上昶堂、武昌堂。
巴林堂:以望立堂,亦称黑水堂、伯力堂、勃利堂、伯利堂。
南海堂:以望立堂,亦称日南堂、番禺堂、揭阳堂、惠州堂、阳江堂、香山堂。
赵国堂:以望立堂,亦称邯郸堂、赵州堂、沃州堂、平棘堂、庆源堂、真定堂。
资料有待补充。
六.家谱文献:
资料有待补充。
七.字辈排行:
资料有待补充。
八.楹联典故:
资料有待补充。
热门资讯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