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邓子怡

,是未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旃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一百零八位,族人多以京兆、洛阳、邯郸、辽东、玉溪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今辽宁省的沈阳市,河北省的邯郸市,北京市,河南省的开封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市,云南省的普洱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县、玉溪市通海县,台湾省的新北市、高雄市等地。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王室仪礼官吏司常,属于以先祖官职别称为氏。

旃,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帜,俗称“通帛旃旗”,多用于国家表彰战功卓著战将的典礼、或国君征召卿士、大夫的仪礼,时将旃旗围绕在旌表之坛或旃坛的四周,以示庄重和热烈,史称“旃礼”。

主持旃礼的官吏,一般皆为执掌九旗之官“司常”。九旗的颜色和样式分别为:司常、司旂、司旃、司旗、司旟、司旐、司旞、司旌,其中的“司旃”,别称即为“旃人”,故而,后世将表彰战功称作“旃表”,而征召卿大夫称作“旃招”。

司常,是西周时期王室官吏,负责在各种典礼、仪礼活动中根据具体情况执掌旗帜,其属下还有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宰二人、史监二人、胥师四人、徒役四十人,皆隶属于春官府司大宗伯管辖。

这在典籍《周礼·春官》中就有记载:“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及国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县鄙建旐。道车载旞,斿车载旌,皆画其象焉,官府各象其事,州里各象其名,家各象其号。凡祭祀,各建其旗。会同、宾客,亦如之,置旌门。大丧,供铭旌,建廞车之旌。及葬,亦如之。凡军事,建旌旗洮供旅瘳置旗弊之。甸,亦如之。凡射,供获旌。岁时,供更旌。”

在古代司常中司旃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别称为姓氏者,称司旃氏、或称旃人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旃氏、司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源流二

源于职业,出自古代制毡工匠毡人,属于以先祖职业称谓为氏。

毡人,亦称旃人,西周时期“毡”、“旃”二字同音通假不分,可通用。

毡人是西周时期王室官吏掌皮的属下小吏。掌皮,是负责掌管制作皮革、毛毡等物品的官员,其属下还有下士四人、府宰二人、史监四人、徒役四十人,毡人就是其中专职用牛、羊毛制作毛毡的徒役,相同的还有制作皮革的皮人,他们皆隶属于天官府司大冢宰管辖。

这在典籍《周礼·天官》中就记载:“掌皮,掌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遂以式法颁皮革于百工。供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岁终,则会其财赍。”

在史籍《齐民要术》中这样记述:“作毡之法,春毛秋毛中半和用。秋毛紧强,春毛软弱,独用太偏,是以须杂。三月桃花水毡第一。凡作毡,不须厚大。唯紧薄均调乃佳耳。通作旃。”

在古代毡人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毡人氏、或称旃人氏,后省文简改谓单姓旃氏、毡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例如,著名明朝时期的旃求(毡求),即源自该支毡人氏家族。

源流三

源于嬴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邯郸大夫赵旃,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赵旃,亦称邯郸旃,春秋时期晋国名将,他是邯郸君赵穿(公元前?~前607年待考)之子。

在赵穿逝世后,赵旃继任邯郸大夫。在卿大夫郤缺(公元前?~前597年待考)逝世后,赵旃向新任正卿的荀林父(中行桓子,公元前?~前593年待考)讨要卿位,荀林父没有准许,赵旃便由此怀恨在心。

周定王姬瑜十年(晋景公姬獳三年,楚庄王熊侣十六年,公元前597),晋、楚两国之间爆发了“邲之战”(今河南郑州北部),赵旃与厨武子魏锜二人故意捣乱,跑到楚军阵营前挑唆,引怒楚军,致使其猛力攻打,而当时荀林父还在与其他将领商讨要不要与楚军开战,全无防备,楚军的猛攻导致晋军全线溃散,大败,赵旃由此使得中军主帅荀林父丧师辱国。

后来赵旃又多次率军参战,颇有战功。到了周定王姬瑜十九年(晋景公十二年,公元前588),晋景公褒奖在“鞍之战”中立下战勋的大夫,在晋国军制中增设为六军十二卿,赵旃方由借此担任了新下军佐,成为晋国六卿之一。

周简王姬夷三年(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晋国爆发了“下宫之难”,赵氏家族惨遭灾祸,本家大宗被悉数屠杀,当时赵氏家族的赵武(赵文子,公元前591~前541)因为年幼,得到晋景公夫人的保护而幸免于难,但不能为卿。赵旃则机得以升任为新军将,成为晋国六卿之一。

后来六卿中的栾书(栾武子,公元前?~前573年待考)、郤锜(公元前?~前574年待考)等人争权夺利,至周简王九年(晋厉公姬寿曼四年,公元前577),正卿郤锜安排自家人郤犨(公元前?~前573年待考)为晋军的新军将,排斥了赵旃,此后赵旃便不再见于史册记载。

待到赵旃逝世后,其子赵胜继任邯郸大夫。在赵胜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旃氏,以念先祖,世代相传至今,尊奉赵旃为得姓始祖,史称“邯郸旃氏”。

源流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代北地区鲜卑族乙旃部落,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

乙旃氏,源自南北朝时期代北地区(今河北蔚县以西、山西外长城以南原平、五台山东北一带)鲜卑族乙旃部落,属于鲜卑拓拔部嫡系分支部落之一。

鲜卑族乙旃部落原本就是鲜卑拓拔氏嫡系。早在东汉末期,在鲜卑索头部大首领拓拔·檀石槐(公元137181)组建的部落联盟西部大人、索头部首领拓跋·邻时期(东汉鲜卑西部大人、北魏献帝,公元?~213年待考),“命叔父之胤为乙旃氏,以别于拓拔氏,”为鲜卑拓拔部的重要分支部落,由此诞生了鲜卑乙旃氏一族。

在古鲜卑语中“乙旃”就是“嫡系支系”之义,该部落在汉末、魏、晋时期一直跟随鲜卑拓拔部迁徙游牧于蒙古高原西部地区,后在北魏王朝建立后,迁徙至盛乐地区(今内蒙古和林格尔)

到了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二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公元398),北魏道武帝迁都至代北平城(今山西大同),鲜卑乙旃氏随迁代北。

到了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北魏孝文帝又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雒城(今河南洛阳),入主中原,随即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期间乙旃氏族人多冠改汉姓为叔孙氏,后在隋唐时期省文简改为单姓孙氏,少数族人则冠改汉姓为旃氏、乙氏,世代相传至今。贺悦氏和贺遂氏族人大多冠改汉姓为贺氏,融入汉族,皆世代相传至今,号称“洛阳族”。

例如,著名北魏时期的安平公、代郡平城人(今山西大同)乙旃·眷,征南大将军乙旃·幡能健(叔孙建,公元365437),即源自该支乙旃氏家族。

源流五

源于敕勒族,出自隋、唐时期回纥族乙旃氏部落,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

回纥,在汉史中古称袁纥、韦纥、乌护等,因其迁徙的车辆轮子高大,又称作“高车族”,汉义“联合、团结”,原为西北地区游牧民族中一个氏族部落的名称,是秦汉时期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个分支,随着部落的逐渐强大,在南北朝时期成为部落联合体的名称,进而又发展为民族名称,以“回纥九姓”部落(药罗葛氏、胡啜葛氏、啜罗勿氏、貊歌息讫氏、阿勿嘀氏、葛萨氏、斛嗢素氏、药勿葛氏、奚耶勿氏)为核心,以药罗葛氏为部落首领,还包容了敕勒族诸部和其他民族。

在回纥部首领药罗葛·骨力裴罗执政时期(公元744747年在位),药罗葛·骨力裴罗在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四年(回纥怀仁可汗药罗葛·骨力裴罗元年,公元745)率军攻杀了后突厥汗国的白眉可汗阿史那·鹘陇匐(白眉特勒,公元744745年在位)之后,建立了包括铁勒诸部在内的“嗢昆回纥汗国”,汉史简称其为“回纥汗国”,牙帐设于乌德鞬山、嗢昆河之间(今蒙古国杭爱山与鄂尔浑河之间)

当药罗葛·骨力裴罗令人将白眉可汗的首级传回唐朝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后,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12756年在位)册立其为“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并封为奉义王。

到了唐德宗李适贞元四年(回纥长寿天亲可汗药罗葛·顿莫贺达干九年,公元788),长寿天亲可汗自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改回纥汗国为回鹘汗国,其原来的回纥九姓部落在南北朝末期至隋、唐时期,再度分衍出“高车十二族”:乞表氏、乞伏利氏、咤卢氏、乙旃氏、大连氏、窟贺伏氏、达卢干氏、阿仑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罗氏、布收沛氏。其中的高车族乙旃氏部落原本是突厥族的一个分支部落,古突厥语为“Iljan”,部落一直活跃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后来多在北魏宣武帝元恪永平元年(公元508)农历3月归附于哈喇和卓地区(今新疆吐鲁番高昌区东南部)的高昌王国,成为后世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的先民之一。

在古代回纥族乙旃氏部落族人中,有以部落名称为姓氏者,称“يڭزىھن”,汉化即乙旃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旃氏(زىھن)、乙氏(يڭ),皆世代相传至今,尊奉回纥汗国缔造者药罗葛·骨力裴罗为得姓始祖。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云南曲陀关都元帅孛儿只斤·阿喇帖木耳,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孛儿只斤·阿喇帖木耳,曾官为西安府长安县达鲁花赤,后随元梁王孛儿只斤·甘麻剌(公元12621302)于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农历10月出镇云南行省,孛儿只斤·阿喇帖木耳受命就任曲陀关都元帅,率军进驻临安路曲陀关(今云南通海河西以北十五公里),他在当地设立了滇南地区的最高军政机关“临安元江车里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他也改称“滇南宣慰使司都元帅“,建有曲陀关元帅府,周边广植松树,时称“万松营”,下辖“临安、广西、元江等路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

孛儿只斤·阿喇帖木耳逝世后,其子孛儿只斤·旃檀(公元?~1382年待考)继任,他自幼聪明好学,善骑射,还喜爱文学,常请一些蒙、汉两族饱学之士给他讲经论史,并和当地的文人学士吟诗作对。孛儿只斤旃檀在曲陀关上建造了多处寺庙,种植桃树千余株,不但将一个军事要塞变成滇南一大胜地,还把一个险峻山梁经营得仿佛市井城镇一般。每年当桃花盛开之际,许多文人学士皆纷纷到曲陀关品茗、吟诗作赋,被时人誉为“帅府桃林”,后世人们还将“帅府桃林”列为通海县河西八景(帅府桃林、湖水拖蓝、溶湖烟柳、螺峰白云、凤亭花雨、水泄金桥、古柏参天、海门夕照)之一。

到了明朝期的明洪武十四~十五年(公元13811382),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大军攻入云南,元军元帅孛儿只斤·旃檀在率军迎战明军时战死沙场,“卒于官,谥忠勇”,其手下的大部分蒙古官兵则皆投降了明军,被明西平侯沐英(字文英,公元13441392)安置在通海杞麓湖畔。

元军元帅孛儿只斤·旃檀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叫孛儿只斤·官福,次子名叫孛儿只斤·史喇卜花,三子名叫孛儿只斤·哈喇卜花,四子名叫孛儿只斤·官忠。在孛儿只斤·旃檀的这四子中,长子孛儿只斤·官福、次子孛儿只斤·史喇卜花的后裔子孙皆以先祖名字中的“旃”为汉化姓氏,三子孛儿只斤·哈喇卜花的后裔子孙以“华”为汉化姓氏,四子孛儿只斤·官忠的后裔子孙则以“官”为汉化姓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如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新蒙乡的蒙古族居民中,旃氏、华氏、官氏依然普遍存在,其中旃氏族人主要聚居于通海县,部分族人迁徙到峨山县、文山市、石屏县、蒙自县、昆明市等地,而官氏、华氏族人一部分居于通海县新蒙乡,一部分则外迁至玉溪市、昆明市等地。

在今天通海县河西镇的白龙寺山脚,还有蒙古都元帅孛儿只斤·帖木耳及其子孛儿只斤·旃檀、以及孛儿只斤·旃檀的四个儿子的坟墓及墓志,也是通海蒙古族旃氏族人历代子孙的墓地。

 

得姓始祖:赵旃、药罗葛·骨力裴罗。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