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宗祠之典,话家国兴盛
  • 互联网修普服务
  • 叙谱
  • 百里挑一,家谱传承

时间: 来源:宗祠网 作者:邓子怡

,是未列入中国旧百家姓姓氏

栩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人数很少,族人多以北地为郡望,零星分布在今陕西省的咸阳市、浙江省的宁波市等地。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漆沮两水间栩阳邑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栩阳,亦称祋祤、华塬,古代邑地名称,其地理位置在今陕西省的铜川市耀县南部一带。

夏、商时期,各地氏族部落先后建成方国,从事农业生产。据《陕西通志·夏商国邑考》记载,当时雍州有国邑四十三个,位于漆、沮两水之间的栩阳即属其一。

秦朝时期置郡县,京畿为内史,栩阳区境属内史地。秦朝灭亡之后,西楚立栩阳为塞国。

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栩阳属河上郡;西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复归内史;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置为祋祤县,属左内史;西汉高祖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改左内史为左冯翊,祋祤县属左冯翊。

王莽新朝时期(公元923)冯翊改属列尉大夫,不久祋祤县制撤销。

东汉永元九年(公元97)恢复祋祤县,又撤翟道县(今陕西黄陵)入祋祤县,仍属左冯翊。

三国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将原在今甘肃宁县境内的北地郡及泥阳县侨置于祋祤境内,并撤祋祤县并入泥阳县,隶属于北地郡。西晋因之。

北魏永安元年(公元528)在原北地郡设北雍州,所辖北地郡领泥阳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撤泥阳县入富平县;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复置泥阳县,仍属北雍州之北地郡;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初改北雍州为宜州,改北地郡为通川郡,辖泥阳、富平、土门、云阳四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撤通川郡,泥阳县改属宜州;隋开皇六年(公元586)改泥阳县为华塬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撤宜州,并撤土门县入华塬县,改属京兆郡;隋义宁元年(公元617)置宜君郡,治所在华塬县,并恢复土门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改宜君郡为宜州,治所在华塬县;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撤宜州,华塬县改隶雍州;唐垂拱二年(公元686)为避武则天祖讳改华塬县为永安县;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复置宜州于永安县;唐神龙元年(公元705)恢复华塬县;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于华塬县置茂州,旋改耀州,建义胜军节度,辖华塬一县。耀州之名,即始于此。

五代时期后梁贞明元年(公元915)改耀州为崇州,义胜军为静胜军;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复名耀州,并改静胜军为顺义军,辖华塬、富平、三原、云阳、同官、美原六县。

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升耀州为感义军节度,辖华塬一县;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又改感德军太守,辖华塬、淳化二县;北宋元祐三年(公元1088)复辖华塬、云阳、富平、同官、三原、美原六县。

金国时期仍属耀州,辖华塬、美原、同官、三原四县。

元朝时期仍属耀州,隶奉元路,辖华原、富平、三原、同官、美原五县;元至元元年(公元1335)撤华原入耀州,县名为州名所代,辖同官、富平、三原三县。

明朝时期仍为耀州。明万历之前辖同官、富平、三原、宜君四县;明万历之后只辖同官一县。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升为直隶州,辖同官、白水二县;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降为散州(无辖县),改属西安府。

民国二年(公元1913)始称耀县,属关中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为省辖县;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改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属第十区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第二区专员公署移驻耀县,辖耀县、富平、同官、宜君、淳化、旬邑、彬县六县;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改为第三区专员公署,辖耀县、富平、同官、宜君、黄陵、三原、泾阳、淳化八县;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1月三区专员公署迁驻三原。

1949428日全境解放,属三原军分区;19501953年先后改属咸阳和渭南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56年为省直辖县;1958年底撤县并入铜川市;19618月县制恢复,又属渭南地区专员公署;19801月改属铜川市辖县;20026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4):撤销耀县,设立铜川市耀州区,以原耀县的行政区域为耀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在古代栩阳邑地的住民中,很早就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栩阳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栩氏、阳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例如,著名西汉末期汉哀帝的御用从属、怀德人(今陕西富平)栩丹,即源自该支栩阳氏家族。

快去分享吧!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

2018-08-05
快去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