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
吁氏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五百七十五位,族人多以上党、晋阳、黎阳为郡望,主要分布在今北京市的通州区,江西省的赣州市宁都县,上海市的嘉定区,福建省的三明市清流县、南平市浦城县,云南省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台湾省的屏东县、高雄市等地。
源流一
源于国名,出自春秋时期赤狄民族留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春秋时期,古族留吁氏是赤狄民族潞氏族群中的一个分支,族人主要聚居在上党盆地西侧今山西省的长治市屯留、长子一带,自建有一个方国。按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字善长,公元466~527年)在《水经注·浊漳水》中的注释:“东迳屯留县城南,故留吁国也,潞氏之属”,史称“留吁国”。
春秋时期,古留吁国实际上一直扼守于古韩要道,号称“三晋通衢”之地,对晋国向东北方向发展有巨大的阻碍。
周定王姬瑜九年(晋景公姬獳二年,郑襄公姬子坚七年,卫穆公姬遫二年,公元前598年),卫穆公帮助了亲楚的郑国,这使得晋景公十分不快,因此准备发动攻击卫国的“北鄙之战”,以显中原霸主之威。
战前,为了打通东进北上的战略通道,晋景公先行出兵屯留(今山西屯留),征伐了留吁国,将之击灭,虏其国民皆入晋阳地区。之后,晋景公以上军将随会(范武子,字季,公元前660~前583年)为主帅,顺利发动了攻卫战役。
晋军在无旁族干扰的状态下,一举攻占了卫国北鄙的临邑(今河北临城)。显然,留吁国的灭亡,只不过是晋景公发动“北鄙之战”的牺牲品而已。
留吁国灭亡之后,其王族贵胄以及国民中,有以原国名为姓氏者,即称留吁氏,以念故国,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吁氏、留氏、刘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例如,著名战国时期的齐国东阿隐士吁子涧,汉朝时期的百岁长寿老人、成都人吁子先,明朝初期的盐州守备吁固公,即源自该支吁氏家族。
热门资讯
热门宗祠
暂无热门宗祠,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