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裴氏祠堂(又称晋公祠)始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其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现仅存前殿、后殿、状元坊等建筑遗迹。晋公裴度,为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国公。裴氏宗祠现已重修。
详细介绍
闻喜裴氏祠堂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裴柏村。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
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裴氏宗祠(又称晋公祠)始建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其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现仅存前殿、后殿、状元坊等建筑遗迹。晋公裴度,为唐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入相,爵封晋国公。裴氏宗祠现已重修。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闪耀古今,不胜枚举。
裴氏宗祠正面四根石柱上有两幅楹联。中间是咸丰元年(1851)锡山侯桐题联:“快沃邑重刻故里新居双古迹,表晋公前烈唐贤今相两名臣”。侯桐,江苏无锡人,官至吏部右侍郎。
外边一联是贾克慎书:“濡笔詠神功一代高文光日月,刊碑昭祖德千秋遗泽裕云礽”。贾克慎,清山西阳曲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举进士,历官翰林院侍讲,贵州学正,湖北正考官,鸿胪寺卿等,工书,规模欧阳询。
宗祠网为您提供最新姓氏宗祠新闻、宗祠祭祀文化、祠堂鉴赏图片、姓氏文化,百家姓起源等资讯内容,并提供全国各姓氏祠堂,姓氏起源搜索服务,让您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宗族祠堂文化以及祭祖祭祀文化的传承!
热门资讯
暂无热门资讯,请联系小编添加(电话:0731-85358183 手机号:15200844395)